8月4日,在第三屆河南省藥學會藥品不良反應典型案例評選中,漯河市骨科醫院(漯河醫專二附院)神經內科臨床藥師張華平的《一例多巴絲肼致睡眠發作的案例分析》獲評“十佳案例”。該案例是我市唯一獲獎案例。
今年2月,張華平在一次藥學查房時發現一名住院患者一個多月以來因反復意識喪失輾轉多家醫院治療但效果不佳,遂進行重點藥學監護。張華平經過臨床藥學查房及與主治醫生共同研討,判斷該患者為非常見多巴絲肼藥物不良反應。醫生立即為該患者調整治療方案。經治療,患者病情好轉并出院。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5%~10%的患者由于藥品不良反應入院,住院期間約有10%~20%的患者發生藥品不良反應。為保障患者用藥安全、優化患者治療效果、節約治療費用,2019年至2021年,《醫療機構藥學服務規范》《關于加強醫療機構藥事管理促進合理用藥的意見的通知》《關于印發醫療機構藥學門診服務規范等5項規范的通知》先后發布,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了指南。
市骨科醫院高度重視患者用藥安全,積極提高安全用藥工作水平,藥品監測工作連續多年獲得省級、市級表彰。面對新時代藥師轉型發展的新要求,該院積極選派藥師參加臨床藥師規范化培訓,啟動臨床藥學服務工作。藥師走進病房,通過分析藥物、疾病、實驗室及特殊患者的有關資料,對藥物治療中潛在或實際存在的用藥問題進行評估,與主治醫生討論分析,形成合適的藥物治療方案。同時他們積極開展臨床用藥教育,對患者臨床表現進行藥學監護,評估治療效果,促進藥物治療的安全、有效、適宜、經濟。劉林杰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