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床患者突發意識喪失,呼吸驟停,心電圖示室顫!”
“立即搶救,準備除顫。”
“非同步!360焦耳!充電!放電!”
“持續心肺復蘇,靜脈推注搶救藥物!”
“患者恢復竇性心律了!”
“好的,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
這是8月19日晚19點59分,發生在市二院心血管內科病的一幕。70歲的心臟危急重癥患者丁大爺突發室顫,在心血管內科值班醫生楊光和值班護士周夢瑤迅速、熟練的搶救下,僅7分鐘患者轉危為安。
當時,值班護士周夢瑤巡視病房后,一邊書寫護理記錄,一邊不時的通過遙測監護中央屏幕觀察患者病情,突然發現17床患者出現監護心電波形異常,便大聲呼喊:“楊醫生,快來看17床監護有問題,趕快到病房看病人。”主治醫師楊光迅速查看監護,“不好,患者發生了室顫。”憑借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楊光第一時間做出了準確判斷,便也飛奔至病房,只見患者精神差,肢體抽搐,兩眼上翻,四肢末梢濕冷大汗,立即予以心肺復蘇,心臟電除顫,啟動應急急救系統,聯系老年醫學科值班醫生衛青園協助搶救。經過大家的努力,患者恢復竇性心律,生命體征平穩,意識轉為清醒,與家屬溝通后,轉入ICU進一步診治。截止目前患者病情穩定。
市二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李慧新介紹:室顫即心室顫動,是一種非常致命的心律失常,發生室顫時,心臟實際上就是停跳了,相當于患者一只腳已經踏進“鬼門關”。室顫在心肌急性缺血缺氧時最容易出現,所以心肌梗死的早期最容易發生室顫,室顫也是導致心源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若不及時糾正,生命隨時可能終止。此次對該名患者的成功搶救,得益于心血管內科平時的急救演練,得益于快速救治病人時多科室的默契配合、密切協作,使心血管疾病的危重癥患者能夠得到及時、精準、高效的救治,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通訊員:尹紅婭 楊光)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