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頸椎病不重視,認為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或者偶有發作,癥狀會隨著身體的自愈能力慢慢消失。其實不然。頸椎病是發生在頸椎處一系列病變的統稱,可能引起頭疼、眩暈、耳鳴、耳聾、失眠、神經衰弱等癥狀,甚至壓迫頸部動脈導致中風、癱瘓,造成不可逆轉的后果。因此,保護頸椎很重要。
為防止患上頸椎病,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幾點:
1.選擇合適的枕頭。枕頭過高、過低都會使頸椎處于非生理性姿勢狀態,長時間保持這種體位容易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加重椎間盤組織的負荷,從而加速退行性病變過程。在枕頭的選擇上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睡眠高度以10厘米至15厘米為宜,躺下時要將枕頭置于頸后而不是頭后。
2.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勢。為了避免頸椎受到傷害,建議大家保持良好的姿勢,肩部與耳朵保持在同一條平行線上,腰部挺直,雙上肢盡量自然地放在桌面或者是扶手上,不要使雙肩的肌肉緊張,眼睛盡量平視前方。長時間坐立后,要起來活動一下頸椎。
3.頸部保暖。天氣寒冷會導致頸部肌肉痙攣缺血,風寒侵襲人體更會誘發病患部位疼痛。所以,為了避免患上頸椎病,在發現自己出現肩頸疼痛癥狀的時候,特別是在冬季,一定要注意加強頸部的保暖,夏天少吹風扇和空調。
4.及早治療。對于頸椎病患者來說,及早接受專業的治療很重要。在保守治療沒有效果的情況下需要立即選擇手術治療,這是有效治療頸椎病的重要方法。劉沛濤
專家鏈接

劉沛濤,市二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漯河市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常務委員。他畢業于新鄉醫學院,先后在天津市腦科醫院、省人民醫院進修學習。他擅長顱腦損傷、腦血管疾病、脊髓脊柱的手術治療,對高血壓腦出血的微創治療有獨到的見解,對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神經痛的微創治療經驗豐富;腦出血微創治療獲市級科技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