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午,市二院急診科120專線響起一陣急促的電話鈴,“喂喂!你好,有一名呼吸梗阻的病人要送到你們醫院,患者狀況危急,請立即做好搶救準備。”
隨著通話結束,科內人員忙碌起來,值班醫生王磊第一時間向院總值班、醫務科及科主任匯報,聯系耳鼻喉科及重癥醫學科醫生會診,同時與病人家屬取得聯系,詢問患者病情,隨后立即啟動緊急氣道梗阻搶救預案。
10點18分,患者抵達醫院,經檢查發現患者煩躁、吸氣窘迫,外周血氧飽和度進行性下降,隨后出現呼吸心跳驟停,初步判斷為“急性喉頭水腫并發氣道梗阻引起的呼吸心跳驟停”,目前處于嚴重缺氧狀態。醫護人員立即給予心肺復蘇、建立靜脈通路、高流量氧氣吸入和連接心電監護等搶救措施。
要解決患者窒息,首先要緊急插管、開放氣道,讓患者“喘上氣”,結果在第一關就遇見了大麻煩,平時只需15秒即可完成的插管操作,今天卻無法實施——患者出現嚴重的喉頭水腫,會厭部組織嚴重移位變形,堵得嚴嚴實實,可視喉鏡下看到的聲門就是“一堵墻”、細小的氣管導管都無路可走!這道墻,無疑對患者是一堵“生死墻”…嚴重的喉頭水腫導致氣道完全堵塞,千鈞一發之際,耳鼻喉科主任霍紅緊急給予環甲膜穿刺通氣和環甲膜切開術,隨著“噗”的一聲響,患者的氣道被打開。套管連接呼吸機后,患者的血氧逐漸恢復至98%,心跳恢復。此時患者仍表現出煩躁抽搐和血壓下降等不穩定癥狀,但在急診科李劍穎主任的帶領下,醫護人員保持冷靜,有條不紊地進行相應的處理。直至11點10分,患者狀況有所穩定,現場人員終于松了一口氣。隨后,在完善相關檢查后,患者被送往重癥監護室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患者的成功搶救,離不開急診科、耳鼻喉科和ICU等多學科的高效合作,全力搶救,這樣的故事,在市二院急診科時常“上演”。作為生命救治的前線,為挽救更多的患者,縮短搶救時間,讓治療更快捷、順暢,市二醫院形成了院前急救、院內救治與醫院多學科診療一體化完整救治模式,把先進的現代急診醫學和重癥醫學技術相結合,為急危重癥患者打造了更高水平、更優質的服務平臺,全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尹紅婭 張倩倩)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