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徐靈胎在《醫學源流論》“煎藥法論”中,提到“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在臨床應用中,中藥煎煮尤為重要,中藥湯劑煎煮與湯劑質量、治療效果密切相關。今天和大家分享中藥湯劑的特殊煎煮方法中的“先煎”。
1.什么是先煎
所謂先煎,就是指在煎煮中藥時,將某些藥材先行煎煮一段時間,再與其他藥材一同煎煮的方法。這一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藥效和降低毒性。
2.先煎的方法
先煎的步驟是將需要先煎的藥材放入專用的中藥煎煮器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用大火煮沸后轉小火慢煮。煎煮的時間根據藥材的種類和性質而定,一般在30~60分鐘之間。在先煎的藥材煮沸并煎煮一段時間后,再加入其他藥材一同煎煮,直至完成整個煎煮過程。
3.哪些藥物需要先煎
根據《中國藥典》,先煎藥主要分為三大類:有毒類、礦物類、動物骨甲類。
一是有毒類。常見需先煎的有毒類中藥包括附子(黑順片)、制川烏、制草烏、制關白附、蛇六谷等。此類中藥先煎目的是為了降低藥物毒性。
二是礦物類。需先煎的礦物類中藥包括磁石、赭石、石膏、寒水石、花蕊石、紫石英、禹余糧、赤石脂、滑石等。
三是動物甲類。需先煎的動物骨甲類中藥包括鱉甲、龜甲、龍骨、牡蠣、石決明、珍珠母、瓦楞子、蛤殼、鹿角、水牛角等。(綜合門診 李佳)
專家簡介
李佳,主治醫師, 碩士,畢業于河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專業,先后跟師學習于王祥麒、鄭玉玲等中醫名家,擅長中醫藥治療各種急慢性胃炎、胃痛、胃脹、腹脹、反復感冒、咳嗽、口腔潰瘍、變應性鼻炎、肺炎等脾胃、肺病,及結節性疾病、失眠、乏力、內分泌失調、月經不調、多汗、痤瘡等亞健康中醫調理,肺癌、胃癌、乳腺癌等常見惡性腫瘤及放、化療后副反應的中西醫整體診療。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