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中使用沙參比較頻繁,目前藥房中有常用的北沙參,還有南沙參,古方記載北沙參與南沙參在使用中又有差別。
北沙參
北沙參為傘形科的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夏、秋兩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置沸水中燙后,除去外皮,干燥或洗凈后直接干燥。本品氣特異,味微甘,以根條粗細均勻,質地堅實,去凈栓皮,色黃白者為佳,切段生用。藥性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具有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捎糜谥委煼螣嵩锟?,陰虛勞嗽痰血。本品甘潤,微苦微寒,能夠補肺陰,兼能夠清肺熱,用于陰虛肺燥有痰有熱之干咳少痰、久咳勞嗽或咽干音啞等癥,常與麥冬、玉竹、桑葉等配伍,如沙參麥冬湯(《溫病條辨》);治陰虛勞熱,咳嗽咳血,可與知母、川貝母、麥冬、鱉甲等同用。還可用于胃陰不足,熱病津傷,咽干口渴,本品甘寒能養胃陰,苦寒能清胃熱,常用于胃陰虛有熱之口干多飲、饑不欲食、大便干結、舌苔光剝或舌紅少津,或胃脘隱痛、干嘔、嘈雜,或熱病津傷,咽干口渴,常與石斛、玉竹、烏梅等養陰生津之品同用。胃陰脾氣俱虛者,宜與山藥、太子參、黃精等養陰、益氣健脾之品同用。煎服常用量為5~12g,不宜與藜蘆通用。
南沙參
南沙參為桔??浦参镙喨~沙參或沙參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后趁鮮刮去粗皮,洗凈,干燥。本品氣微,味微甘。以根粗大、飽滿、無外皮、色黃白者佳。切厚片、生用。本品甘,微寒。歸肺、胃經。具有養陰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氣的功效,可用于治療肺熱燥咳,陰虛勞嗽,干咳痰黏,本品甘潤微寒,能補肺陰、潤肺燥,亦能清肺熱,用于陰虛勞嗽,肺熱燥咳,干咳少痰、咽干音啞或咳血等癥,常與麥冬、知母、川貝母等養陰、潤肺止咳藥同用。本品因有化痰之功,故宜用于肺燥痰黏,咯痰不利者。還可用于胃陰不足,食少嘔吐,氣陰不足,煩熱口干。本品甘寒養陰,能養胃陰、清胃熱,用于胃陰虛有熱之口燥咽干、大便秘結、食少嘔吐、舌紅少津等癥。本品兼能補益脾氣,對于胃陰脾氣俱虛之證,有氣陰雙補之功,故尤宜于熱病后期,氣陰兩虛而余熱未清不受溫補者,常與玉竹、麥冬、生地黃等養胃陰、清胃熱藥配伍,如益胃湯(《溫病條辨》)。用于氣陰不足,煩熱口干者,常配伍人參、北沙參、麥冬等補氣、養陰清熱藥。水煎服,9~15g。不宜與藜蘆同用。
鑒別用藥
南沙參與北沙參來源于兩種不同植物,而二者功用相似,均以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為主要功效,用于肺陰虛證和胃陰虛證。但北沙參清養肺胃作用稍強,多用于肺胃陰虛有熱,癥見燥咳無痰、陰虛勞嗽、津傷口渴等;南沙參尚兼有益氣、化痰作用,較宜于氣陰兩傷及燥痰咳嗽者。(藥學部 白冰)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