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6歲的女性患者,在常規體檢中發現雙肺結節、左肺下葉前內基底段高危結節、主動脈、冠脈鈣化。其中,位于“肺門禁區”的左肺下葉前內基底段高危結節,距離支氣管動脈較近,緊貼左下肺靜脈主干,且與胸膜形成致密粘連,患者平素還有糖尿病病史,想要切除這一高危結節,手術難度很大。在輾轉多地后,患者及家屬選擇來到漯河醫專二附院(漯河市骨科醫院、漯河市立醫院)胸外科接受治療。
面對這一“嵌在生命線旁的定時炸彈”,胸外科團隊充分做好術前準備:考慮到傳統楔形切除可能損傷重要血管,而肺段切除需面對段間平面辨識困難,劉朋濤主任、管床醫生李賀鵬與團隊進行病例討論,最終確定為患者行“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楔形切除術”的復合術式。在手術分離病灶過程中,患者左下肺部分胸膜粘連,術中精確定位,行粘連烙斷,精準切除下肺結節及楔形切除上肺尖前段及結節,最終完整切除病灶。
在患者康復過程中,護理團隊遵循加速康復外科(ERAS)理念,制定個性化呼吸訓練方案,采用可視化呼吸訓練器幫助患者肺復張,術后次日恢復自主活動,且無并發癥發生,目前已康復出院。
“真沒想到經歷了這樣高難度的手術,這么快就能出院了”,患者在出院時感慨道。該病例的成功得益于胸外科團隊始終以微創技術為核心,攻堅克難,實現患者低創傷、快康復,以創新與規范并重成就口碑載道,以攻堅實力贏得患者信賴。
健康提醒: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進行低劑量胸部CT篩查。肺結節早期多無癥狀,定期低劑量胸部CT篩查是發現病變的關鍵。
漯河醫專二附院胸外科開設肺結節專病門診,為患者提供“篩查-診斷-手術-康復”全周期服務,用微創技術守護每一份健康呼吸。(盧 闖 李賀鵬 李文書 劉 旭 袁錦鈺)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