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醫生說我已經好了,可為什么連同事遞文件的手,都要下意識往后縮?”陳女士望著工位上積灰的電腦,心里滿是酸澀。三個月前,她在深夜加班時突發狀況——對著空氣厲聲謾罵、自言自語又大笑,失控中將整杯茶水潑向領導。那次意外后,她被確診為雙相情感障礙,經歷三個月的系統治療后終于康復出院。
本以為能帶著煥然一新的狀態重返職場,可現實卻狠狠潑了她一盆冷水。公司將她的工位挪到了儲物間門口,同事們看她的眼神里,藏著躲閃和防備。這種無形的隔閡,讓她比生病時更覺孤獨無助。
這幾年,大家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多了,精神衛生知識也慢慢普及??涩F實中,很多人還是會用異樣眼光看精神疾病患者。大家總擔心他們會突然做出奇怪舉動,這種想法讓精神疾病患者在職場上特別難。找不到工作的人四處碰壁,有工作的一旦生病,不少都被迫離職。說到底,這都是因為大家對精神疾病不夠了解,還帶著偏見。
其實,只要接受正規治療和康復訓練,大部分患者都能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跟普通人沒什么不同。但大家的疏遠和偏見,反而會讓他們懷疑自己,變得越來越孤獨,甚至可能讓病情復發。想要改變這種情況,我們要主動去了解精神健康知識,知道疾病是怎么治療和恢復的,用平常心看待康復者,多包容、多支持,平等地和他們交流。
而對于精神疾病康復患者而言,也需要對可能遭遇的歧視現象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要知道,大多數人并非心懷惡意,只是由于對精神疾病缺乏了解,內心難免產生恐懼,才會不自覺地拉開距離、減少交往??祻突颊卟环林鲃影l揮自身積極性,主動關心身邊的同事,力所能及地提供幫助,認真投入到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逐步驅散他人心中的疑慮與歧視。
唯有當整個社會放下偏見,以一顆平常心接納精神疾病康復者,才能真正助力他們重新融入社會,開啟人生的嶄新篇章。 (王冠麗 李斌斌 )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