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紅福(左)在漯河市消費扶貧活動啟動儀式上為貧困戶產品代言
自2017年5月任郾城區新店鎮薛莊村駐村第一書記以來,郭紅福堅持以脫貧攻堅為己任,以真誠的為民情懷、踏實的工作作風、顯著的工作實績成為漯河駐村第一書記的一面旗幟。他曾榮獲“河南省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個人”、“漯河市忠誠干凈擔當好干部”等榮譽稱號。
抓黨建,聚民心,打造“永遠不走的工作隊”
郭紅福注重發揮黨建“1+N”引領作用,在村兩委中推行支部書記“月輪值”制度,不斷提高村兩委干部的為民服務水平,切實增強村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他在全村61名黨員中發起了爭做農村政策宣傳員、事業發展戰斗員、矛盾糾紛調解員、環境衛生保潔員、幸福家庭好成員的“五大員”活動,擬定了易記易懂易行的《薛莊村村規民約》,每年評選表彰先進人物,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明鄉風,示范帶動全村發生了由內到外的變化,使薛莊村由一個信訪村、貧困村變成了全市的“陽光三權”示范村、脫貧攻堅先進村。
抓扶貧,解民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郭紅福始終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總要求,緊盯“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堅持因人因戶施策,采取“黨員+貧困戶”的帶貧模式,探索出了志智聯動的精準幫扶機制,千方百計為貧困戶謀出路、助脫貧。2017年12月,薛莊村順利實現脫貧摘帽。三年來,薛莊村有3戶貧困戶被授予全市“脫貧之星”、3戶被授予全市“最美家庭”、1人被授予郾城區“脫貧青年榜樣”,劉桂菊老人自立自強的事跡,被“學習強國”轉載。他在村里培育了農業產業化市重點龍頭企業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6個,為他們申報認證綠色食品1個、無公害農產品5個,引導他們流轉周邊農戶土地1500多畝,形成了100多畝蓮藕、120多畝獼猴桃、200多畝綠化苗木、100多畝魚塘、1000多畝優質糧基地,促進了村集體經濟和村民“雙增收”。2019年,薛莊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1.1萬元,比2017年增長了3.1倍。2019年9月,河南省軍區扶貧 工作推進現場會在薛莊村觀摩。
抓實事,惠民生,建設幸福宜居美麗新村
郭紅福在漯河軍分區、市農業農村局等結對共建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堅持從解決群眾最急需、最迫切、最現實的問題入手,完善提升基礎設施,提升了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年來,薛莊村共投入各類資金700多萬元,新修道路8.3公里,新打機井15眼;新安裝太陽能路燈36盞、LED路燈14盞;新建安全飲水供水站1座、標準化衛生室1個;新建公廁3座、垃圾池15座、增設垃圾桶30多個、養殖場糞污儲存池4座、改造戶廁261個;新建八一愛民廣場、思源文化廣場2000多平方米,打造了黨建、孝賢等主題文化街道4個,新安裝健身器材30套;新建紅楓游園1個、街頭游園5個;新開挖寨河2公里、整治坑塘3個、栽植綠化樹木3000多株。薛莊村由一個垃圾圍村、道路不通、污水橫流的后進村,變成了全市的生態示范村、景區化美麗鄉村、森林鄉村和“四美鄉村”示范村。
責編:瘦馬 編審:胡永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