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如公民德行的陽光,為人際關系注入正能量,為社會和諧提供潤滑劑?,F代社會與傳統社會的顯著區別,就是人與人的交往突破了血緣地域的限制,構建起一個“陌生人社會”。在這樣的社會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親善、互助、友愛變得尤為珍貴。熱心公益的賽貴強就是我市眾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代表之一。
記者 朱 紅
49歲的賽貴強從醫30年,專項研究膝關節康復治療。他熱心公益,成立公益團隊,幾十年如一日幫扶貧困者和患者,將高超的醫術帶給需要的人。
5月1日,賽貴強在自己的診所里為一位老人義務開展膝關節康復治療。作為啟明星志愿者服務團隊的負責人,他經常利用自己的醫學知識幫助社區有腿部疾病的留守老人。他帶領團隊開展“愛心進社區”“健康萬人行”“醫暖人心”等公益活動,10個社區600多名患滑膜炎的老人受益。其中,八一路社區的胡建民給賽貴強寫了感謝信。
去年疫情防控期間,賽貴強帶領服務團隊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捐贈價值6萬元的飲料180盒;向召陵鎮西皋東村、巴山路社區防疫點、祁山路社區防疫點的值班人員發放飲品。
賽貴強還多次參與貧困家庭救助活動,曾為舞陽縣太尉鎮守義張村的一名燒傷的女孩兒送去1000元的幫扶金。2018年、2019年,賽貴強參與健康教育活動,開展健康普查,發放健康科普宣傳冊3萬多本,受益群眾達2萬多人。
賽貴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志愿者的初心和使命。“作為一名志愿者,我很榮幸能為需要幫助的人送去溫暖。我不會忘記腳下的路,將繼續為社會奉獻愛心。”賽貴強說。
責編:瘦馬 編審:胡永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