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潁縣政協建議——持續做強銅基新材料產業
近年來,依托自身產業基礎與區位優勢,我市積極開拓市場、布局項目,推動銅基新材料產業從初步發展邁向規模擴張,形成了產業鏈逐步完善、企業集聚效應初顯的良好態勢。為推動銅基新材料產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臨潁縣政協結合產業實際,提出具體建議。
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產業升級突破。重點推動銅基材料向半導體鍵合線、超導材料等尖端領域突破。半導體鍵合線等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子信息、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附加值較傳統銅材提升數倍,能顯著增強產業盈利能力。構建產學研一體化創新體系。搭建合作平臺,推動本地銅基企業與中科院金屬研究所、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等深度合作,圍繞關鍵技術難題聯合攻關,如半導體鍵合線所需的高純度銅材提純技術、超導銅基材料的低溫穩定性技術等,加快科研成果向實際生產轉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鼓勵企業設立市級及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對研發投入占比達到一定標準的企業給予稅收減免、財政補貼等政策支持,使企業加快突破技術瓶頸、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生產流程智能化轉型。鼓勵企業引入AI技術,在原材料檢測、生產過程監控、成品質量篩選等環節實現自動化,如通過AI視覺系統實時識別銅材表面缺陷,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以綠色制造為抓手,保障產業可持續發展。銅基產業生產過程中能耗較高、廢棄物處理難度較大,綠色發展是銅基產業長遠發展的必然選擇。應加大對廢銅再生技術等綠色技術的推廣力度,組織企業開展技術交流培訓,支持企業引進廢銅再生設備,對采用綠色生產技術的企業給予專項補貼。引導企業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產體系,推動企業采用水循環利用系統、對生產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利用等,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
以產業融合為路徑,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漯河食品機械產業基礎雄厚,可引導銅基企業結合本地食品機械產業需求,開發定制銅部件,降低企業采購成本,減少適配時間,實現銅基新材料產業與本地傳統食品產業的深度融合,形成“新材料+傳統產業”的協同發展格局。積極拓展銅基新材料在新能源、醫療、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在新能源領域,開發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高導電銅排、鋰電池銅箔等產品;在醫療領域,研發符合生物相容性要求的醫用銅合金器械;在航空航天領域,探索高強度、輕量化銅基復合材料的應用場景,通過多元布局,降低產業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分散市場風險。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新材料展會,幫助企業對接下游客戶,搭建供需對接平臺,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推動我市銅基新材料產業集群不斷壯大。
來源:漯河日報
責編: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