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料記載,五代十國時期,河南舞陽人王建懟上了前蜀國皇帝。雖然在蜀生活多年,仍然鄉音難改。“懟”字不離口,吃飯是懟,睡覺是懟。就連精通詩詞歌賦的妃子花蕊夫人,身不由己的也染上了懟的習慣!編寫的宮詞中好多都帶有懟的音節。
(王建兔首龍身謚寶)
相傳,有一次王建得了痔瘡和痢疾,皇宮上下都非常擔心皇帝王建身體。太醫院的太醫一個個輪番診療,方法用盡,都無能為力。焦慮時刻,一位跟隨王建從舞陽老家出生入死的兄弟聽說后前來探望。他來到后宮王建龍榻前,看了一下王建的面色,而后按壓王建的腹部,問起哪里疼痛,王建搖了搖頭。最后思索了一會,命后宮待從端來王建早晨排泄的大便??春?,笑著向王建和花蕊夫人稟報,這是皇上想老家了,在成都這里吃得好,住的好,又有溫柔善良美若天仙的夫人陪伴,生活的好。就是有一點不好,是水土不服??!要想治好皇帝的病癥,需要回老家河南舞陽取“老娘土”治療,連續喝七天就好了。
(王建謚寶篆文“高宗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謚寶”)
隨后王建和花蕊夫人安排八百里加急,到河南舞陽老家王城崗取“老娘土”治病。“老娘土”送到后宮,太醫們連忙按照王建老家河南舞陽的飲用方法,將“老娘土”與蜀山泉水攪合一起,讓皇帝王建喝下去。王建看著黃黃的水,很是難喝,花蕊夫人也很著急。這時,一位掌管工部的官員向花蕊夫人上報,說是何不用皇帝老家泥土的燒制的陶器盛水、盛飯、盛菜、盛茶吃喝呢?皇帝經常使用老家泥土制作的茶器、餐器等陶器,等同皇帝喝老家的“老娘土”一樣有功效。按理推斷,能醫治好皇帝的病癥,同時又不用喝黃泥水了。王建和花蕊夫人聽后很高興,立即安排工部在老家舞陽賈湖岸邊燒窯制陶,專供前蜀國宮廷御用。
(王亞東 :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漯河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漯河市工藝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九三學社成員,九三學社中央書畫院成員、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著有《舞陽賈湖陶》。出版合著《救命符》。先后在《人民日報》《河南日報》《大河報》《河南經濟報》等發表散文、詩歌、小小說等。)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