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特寫 | 宋陵麥收__新聞頻道——漯河網-漯河市委、市政府唯一重點新聞門戶網

  • <i id="c9pcs"></i>

    Z特寫 | 宋陵麥收

    來源: 時間:2025-06-03 20:57:00 點擊: 今日評論:

     河南日報客戶端 

    微信圖片_20250602180524.jpg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延輝/文、圖  陳浩/視頻制作

      河南的麥田,牽動人心。尤其是麥熟時節。

      端午小長假期間,鞏義,與宋代皇陵“同框”的一塊塊麥田,更是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人和攝影愛好者奔赴而來。

      要問哪里的麥田能引得“長槍短炮”持續聚焦?河南,鞏義,宋陵。

    199A1151.jpg

      “盯守了三天,終于等到宋陵麥子開始大面積收割。”6月2日,洛陽攝影師項洛生一大早直奔位于西村鎮滹沱村永熙陵周邊的大塊麥田,架好機位,只等聯合收割機到位收麥,“錯過了,就又要等上一年。”

      宋陵就是一部鮮活的宋史,葬著北宋除徽欽二宗之外的其余七帝,加上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統稱“七帝八陵”。這里有著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陵墓造像群,足足有各類石刻1027件,被譽為“地上的露天石雕博物館”,是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那些廣泛分布的石像生猶如“麥田的守望者”,原物原貌原位佇立千年,見證跨越時代的麥收圖景。

    199A1155.jpg

      一年又一年,惦記宋陵和麥田的人可真不少。自媒體達人若菱是四川人,她穿著宋制漢服穿行在麥田,宛若穿越的仙子,只為拍攝推介中國歷史文化的好片子。“河南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到處都是好素材。”正午陽光映紅了她的笑臉。

      千年石像守麥浪,一線銀龍穿古今。聯合收割機在麥田里轟隆奔忙;復興號高鐵從遠處高架橋上疾馳……石像生、麥子、收割機、高鐵就這樣奇妙而自然地組合在了一起。永熙陵、永泰陵附近的麥田,也因此成了“網紅打卡地”。

    DJI_0673.jpg

      今年已經先后來宋陵三次的重慶攝影師周健有了執念:一定要把宋陵和麥田的春夏秋冬拍全,“太震撼人心了,傳統和現代帶來強烈的沖撞感,也帶來生生不息的力量。”

      從事石窟研究的北京人白郁已記不得來過多少次宋陵了,可一到麥收的時候,他總按耐不住地想來,“有這么多石刻雕像矗立千年,這都是活的歷史見證,得多看看,多來一次是一次。”

    199A1216.jpg

      “種的都是麥子,都黃澄澄的,我們方圓十里八村的麥田也沒啥不一樣,可又不一樣。”滹沱村已近古稀之年的退休教師賈遂超頗為自豪地說,“有歷史遺跡在,有傳承在,就有更多人會想著來,來了還來。”

    責任編輯:董莉
    • 第二十二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開幕 李濤宣布開幕 諾曼楚玉峰秦保強等致辭 葉甫根尼任發政沈篪等出席 姜明主持

    • 以展蓄勢 以展興業 以展美城 ——熱烈祝賀第二十二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開幕

    • 展會擴大“朋友圈” 企業走出“國際范”

    • 描繪高水平開放新圖景

    • 中原食品實驗室有效破解科技與經濟“兩張皮”難題 加速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 1
    • 2
    • 3
    • 4
    • 5

    最新 / 新聞

    一周 / 新聞排行



    主辦單位:中共漯河市委宣傳部 漯河市互聯網新聞中心 承辦:漯河市廣播電視臺  豫ICP備05017908 
    Copyright © 2000 - 2012 LUOH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網 版權所有

    豫公網安備 41110202000117號

    欧洲av在线欢看_人妻在线无码专区_亚洲av男人的天堂_国产最新无码不卡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