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輕人端起了“新飯碗”丨經探號__新聞頻道——漯河網-漯河市委、市政府唯一重點新聞門戶網

  • <i id="c9pcs"></i>

    當年輕人端起了“新飯碗”丨經探號

    來源:大河財立方 時間:2025-07-29 11:42:00 點擊: 今日評論:

     大河財立方記者 段偉朵 司高妍

    新經濟催生新業態,新需求拓展新職業。

    7月22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第七批新職業,包括17個新職業、42個新工種。七年間陸續發布的110個新職業,折射出經濟發展的動能之變;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端起“新飯碗”,則映射出新一代就業青年在時代變革、產業迭代中尋求個人發展的觀念之變。

    近日,記者走進新職業人群,解碼新職業背后的就業思路、就業機遇。他們之中,有人將夢想變成現實,繪就職業新藍圖;有人憑借精湛手藝,開辟職業新天地;有人致力于培育更多的無人機“飛手”,拓展職業新邊界。

     

    圖片

    職業“上新” 

    一大波年輕人正把愛好變成事業

     

    在匯川實業發展(河南)有限公司的咖啡加工廠房里,咖啡香氣氤氳中,咖啡加工師劉世飛正專注記錄著咖啡豆的烘焙數據。為保證每鍋咖啡豆品質與口感一致,他要依據設定的烘焙曲線,時刻觀察并記錄咖啡豆的變化。

     

    “從生豆篩選環節開始,我需要掌握咖啡豆的產區、等級、分類、大小、水分、密度等全流程信息。”劉世飛介紹,別看只是一顆小小的咖啡豆,“侍弄”起來可不容易,不同環節的細微因素,都可能影響咖啡的基礎風味。

     

    圖片

    在濮陽一咖啡加工廠房里,咖啡加工師正在處理咖啡。

     

    劉世飛并非咖啡專業出身,但對咖啡有著濃厚的興趣。2024年,他從鄭州返回濮陽就業,憑借自學的咖啡知識通過企業招聘,經內部培訓后,開啟咖啡加工師的職業旅程。“夢想照進現實。”劉世飛感慨道,這份工作不僅讓他實現了就業,更讓他找到了人生職業發展的新方向。

     

    日均2萬步、3年減重80斤、基本走遍了鄭州主城區的大街小巷……這是“00后”青年李涵康的工作狀態。

     

    圖片

    在鄭州市航海東路街道養老服務中心,老年人能力評估師正在為老人檢測身體能力。河南日報社記者 鄧放 攝

     

    李涵康是河南谷子益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谷子益護”)的一名養老隨訪師。谷子益護主要做居家護理業務,自2021年從事這一職業開始,李涵康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對接受公司護理服務的老人進行周期性的上門隨訪,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康復情況、生活狀態以及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護理方案,為老人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健康管理和干預措施。“平均每天要走訪2到4個家庭。”他說。

     

    與上述兩位年輕人同樣收獲新機遇的,還有許富森。

     

    在鄭州鯤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鯤鵬公司”)訓練基地,許富森正耐心指導學員進行飛行模擬訓練。7年前,出于個人愛好,許富森選擇學習無人機操控與維護專業。2024年,他考取了無人機教員證,成為鯤鵬公司的一名無人機培訓教員。

     

    “當下無人機行業正處于風口,前來參加無人機駕駛員培訓的人越來越多。”許富森表示,未來希望能教會更多人飛行技術,用飛翔點亮天空的浪漫,也點亮就業的前路。

     

    圖片

    圖片

    在鄭州龍湖金融島,一批即將升空表演的無人機整裝待發。大河財立方記者 朱哲 攝

     

    圖片

    產業革新

    新經濟與新職業的雙向奔赴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經濟發展的“穩定器”。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穩就業”被放在“四穩”之首。

     

    當前,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發展韌性強、活力足,但就業壓力依然存在,拓展新的就業增長點意義重大。隨著新的經濟業態不斷涌現,新職業成為我國穩就業政策體系中的重要力量。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發布了17個新職業、42個新工種。17個新職業中就包括咖啡加工工、養老服務師、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根據公布的職業定義與工作任務,劉世飛、李涵康、許富森從事的職業與上述工種相似。

     

    圖片

     

    “當前,基礎的生活護理已經無法滿足養老市場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谷子益護總經理侯騰宇告訴記者,與傳統的養老護理相比,養老隨訪師的職業技能要求更高,并需要根據老人的實際需求,協調急救、出行、康養等各種資源。目前,該公司有2名專職的隨訪師,都是“00后”。

     

    “我們是做居家養老的,隨訪師這個崗位是公司根據市場需求在創業初期就設定的。”侯騰宇說,先有市場需求,再有職業規范。養老服務師被認定為新職業,標志著這一養老新模式日趨成熟、規范,為相關從業者明確了發展方向和發展保障。“新職業被官方認證,讓行業先行者更有底氣了。”他說。

     

    記者注意到,自2019年建立新職業信息發布制度以來,人社部等三部門已累計發布七批共110個新職業。從2019年公布的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農業經理人等13個新職業,到近期公布的檢驗檢測管理工程技術人員、養老服務師、跨境電商運營管理師等17個新職業,其背后折射出的是經濟發展的動能之變,是新興產業發展的必然結果。

     

    與此同時,新職業的發布,也為從業者吃下了“定心丸”,吸引各類人才不斷涌入,為相關的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實現就業與產業發展的同頻共振、雙向奔赴。

     

    圖片

    就業創新

    先行路上也有挑戰

     

    職業不斷“上新”,為廣大年輕人提供諸多新機遇與新選擇。那么,“新飯碗”里有多少料?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新職業在擁有潛力大、工作時間靈活、興趣引領等優點的同時,也可能面對更多未知與挑戰。

     

    鯤鵬公司相關負責人陳志鵬告訴記者,2024年1月1日實施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對無人機飛行有了新的規定,促使更多人投身無人機培訓考證。同時,無人機行業應用范圍不斷拓展,對無人機“飛手”的需求愈發迫切。

     

    “但在現實中,不少人對無人機培訓教員存在認知偏差,覺得只要持有相關證書就能勝任教學工作。實際上,一名優秀的無人機培訓教員,除了持證,還必須熟練掌握組裝、模擬、維修、教學等技能,這樣才能真正把學員教好。”陳志鵬道出了無人機行業的另一個側面。

     

    圖片

    在鄭州市二七區,一名二次元手辦師制作的手辦琳瑯滿目。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為受訪者供圖


    在二次元產業發展浪潮中,河南姑娘蔡夢彥轉型成為一名二次元手辦師。不過,盡管二次元文化正逐漸融入主流市場,但傳統觀念形成的“次元壁”仍未完全打破。“有些人不認可這份職業,常說‘玩手工不算工作’‘收入不穩定’等。”她說。

     

    “目前收入可以滿足一個月的生活開銷,但訂單的確存在不穩定情況。”蔡夢彥說,此外,這一看似小眾的行業其實從業競爭很激烈。有些主理人為了搶市場,開始打價格戰。

     

    根據《2025中國城市咖啡發展報告》,2024年中國咖啡產業規模已達3133億元,預計2025年將突破3693億元。廣闊的發展空間讓咖啡加工師劉世飛對未來充滿信心的同時,也生出一些擔心。

     

    劉世飛表示,盡管咖啡行業在不斷發展壯大,但咖啡加工師這一新職業在社會上的認可度仍然有待提高。在部分人的認知中,咖啡加工師就是簡單的操作工,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咖啡加工工被正式納入新職業,相信有助于推動更多人認知、了解、尊重這一職業。”他說。

     

    圖片

    抓住當下

    河南將大力組織新職業專項培訓

     

    伴隨著新經濟、新業態的快速發展,職業結構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越來越多的新職業出現在人們視野中。面對這些新機遇,年輕人應該如何抓???在許富森等從業者的回答中,更多的年輕人或能得到一些啟發。

     

    “敢于嘗試,把握機會,腳踏實地做好當下每一件事。”許富森說,未來難以預料,先把眼前的一件事做好,再做下一件事情。

     

    蔡夢彥和他同樣秉持這樣的理念。蔡夢彥深知,當新機會擺在面前時,恐懼和猶豫只會讓自己錯失良機,唯有勇敢地去實踐,才能在新職業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目前,她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手辦制作中,時刻關注二次元文化的最新動態,像敏銳的獵手一樣捕捉著潮流趨勢的蛛絲馬跡。她不斷推陳出新,力求每一個手辦都能滿足顧客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對于未來,她懷揣著一個美好的夢想:憑借自己的實力,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工作室,讓那些凝聚著自己心血和創意的手辦作品,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劉世飛則專注于咖啡領域,他深知當下是積累知識和提升技能的關鍵時期。

     

    “咖啡加工師就像廚師,只有通過不斷實踐,不斷積累經驗,才能烘焙出口感更佳、風味更獨特的咖啡豆。”劉世飛說,關于未來規劃,希望能夠成為一名咖啡產品運營官,深入到消費者中間,了解他們的需求,從而烘焙出更多風味的咖啡。

     

    圖片

    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指揮機器人代替人工完成任務。河南日報社記者 趙大明 攝

     

    2025年,我國應屆高校畢業生人數達1222萬。然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敢于嘗試、專注當下并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態度,是不少年輕人敢沖、敢闖的底氣所在。

     

    7月15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開展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的通知》明確,實施青年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聚焦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領域,開發實用性強的培訓項目和課程,大力組織新業態、新模式、新職業等專項培訓,增強青年群體適應產業發展、崗位需求和基層就業能力。

     

    采訪中,不少受訪者告訴記者,新職業的興起為廣大求職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誰能率先把握住,誰就有可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青年人要以開放的心態擁抱新職業,積極學習新技能,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同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結合自身興趣和優勢,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

     

    圖片

    【專家觀點】

    培育新職業發展沃土 多元舉措護航良性發展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正高級經濟師 李紅見

     

    隨著我國各類經濟新業態興起,一批工作內容新穎、工作模式多樣的新職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些新職業既源于科技進步與產業升級的深度融合,也植根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社會經濟發展活力的生動寫照。

     

    從產業發展視角看,新職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緊密關聯。新職業作為產業發展的新興力量,為后者提供了關鍵的人才支撐;而這些產業的蓬勃興起,又為新職業拓寬了就業寬度,開辟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進步。

     

    從就業角度看,新就業形態因為崗位類型多樣、勞動方式靈活、人員包容性強等特點,為就業群體提供了大量新機會,成為不確定性就業環境下的“蓄水池”和“穩定器”。

     

    不過,作為社會發展中的新生事物,新職業在職業技能標準、培訓體系、社會保障等方面具有相對滯后性,導致從業者合法權益難以得到充分保障。此外,新職業的工作形式、內容有時與傳統職業也存在較大差異。

     

    因此,促進新職業從業者成長發展,亟須政府相關部門、院校以及社會等多元主體協同發力,推動新職業所在的產業快速向前發展。

     

    政府層面,建議發揮引領和保障作用,為新職業發展保駕護航。如加快新職業標準開發,適時出臺針對新職業的職業技能標準和專業技能證書認證體系;健全新就業形態人員社會保障制度,擴大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范圍。

     

    學校層面,建議積極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加強產教融合的深度與廣度。如根據新職業的特點和需求,及時調整和優化相關院校的課程設計,與時俱進納入新職業相關培養內容,提升新職業人才隊伍質量。

     

    社會層面,需要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價值導向,讓大眾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理解并尊重新職業勞動者。通過媒體宣傳、公益活動等多種形式,弘揚新職業勞動者的敬業精神和創新風采,增強其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

     

    每一個新職業都是觀察中國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全力推動新職業穩健發展,將有助于進一步推動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圖片

     

    河南日報社財經全媒體中心出品
    • 奮進沙澧 出彩畫卷 ——“兩高四著力”的漯河實踐

    • 沙河(白云山橋至京港澳高速橋段) 獲評2024年度省級美麗幸福河湖

    • 千機飛點亮城市夜經濟

    • 構建“漯講樂享”大宣講格局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浸潤心田 ——我市理論宣講工作綜述

    • “豫漯河貨001”投運

    • 1
    • 2
    • 3
    • 4
    • 5

    最新 / 新聞

    一周 / 新聞排行



    主辦單位:中共漯河市委宣傳部 漯河市互聯網新聞中心 承辦:漯河市廣播電視臺  豫ICP備05017908 
    Copyright © 2000 - 2012 LUOH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網 版權所有

    豫公網安備 41110202000117號

    欧洲av在线欢看_人妻在线无码专区_亚洲av男人的天堂_国产最新无码不卡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