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規模100億!打造“微短劇創作之都”,鄭州發文__新聞頻道——漯河網-漯河市委、市政府唯一重點新聞門戶網

  • <i id="c9pcs"></i>

    目標規模100億!打造“微短劇創作之都”,鄭州發文

    來源:大河網 時間:2025-08-01 10:50:00 點擊: 今日評論:

    大河財立方記者獲悉,7月31日,鄭州市發布《鄭州市打造“微短劇創作之都”工作實施方案(2025—2027年)》,就具體目標和工作任務做出明確規定。


    圖片


    發展目標主要聚焦三方面:


    壯大產業規模。培育一批微短劇拍攝基地(園區),重點打造1—2個具有影響力的微短劇全產業鏈基地(園區)。積極培育10家以上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微短劇制作、發行企業。通過三年努力,爭取到2027年,全市微短劇市場規模達到100億元。


    融合創新突破。加強人工智能賦能微短劇實踐。在文旅、普法、科普、非遺、品牌、經典名著、黃河、功夫等領域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微短?。?rdquo;融合新模式,打造一批具有鄭州特色的“微短?。?rdquo;融合示范項目。


    提升內容質量。帶動微短劇內容提質升級,爭取到2027年,創作推出50部左右具有引領作用和創新價值、展示“天地之中、黃帝故里、功夫鄭州”城市品牌的微短劇精品力作。


    主要任務包括實施“微短?。?rdquo;創作計劃、加快培育微短劇全產業鏈經濟、實施“鄭州精品短劇”創作傳播工程三大類。


    其中提到,圍繞商都遺址、大河村遺址、鄭州博物館、嵩山、少林寺等鄭州歷史、文化、旅游標志性元素,繼續組織“跟著微短劇去旅行—河之南·游鄭州”主題創作活動,有力推出“微短?。穆?rdquo;融合創新的精品項目,進一步擦亮鄭州城市品牌。


    指導創作一批講述鄭州國有品牌、民營品牌及“老字號”創新發展故事的優質微短劇。助力企業文化傳播,提升本地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加快打造微短劇產業基地(園區)。各開發區管委會、區縣(市)政府要因地制宜,利用轄區內的古建舊廠、閑置樓宇等場所及文旅資源,積極培育出至少1個5000平方米以上功能完善、設施齊全、服務優質的微短劇拍攝基地(園區)或場景,并對現有的拍攝基地(園區)和場景進行提檔升級,提升微短劇拍攝一站式服務功能。


    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微短劇創新應用實踐。鼓勵探索運用AIGC(AI Generated Content,即人工智能生成內容)、VR(Virtual Reality,即虛擬現實)、AR(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強現實)、數字人等人工智能新技術賦能微短劇創作實踐,強化微短劇的多視角、互動感、虛擬性等新興業態特點,打造鄭州“微短?。?rdquo;創作實踐示范項目,推動鄭州市微短劇作品主題立意、內容質量、藝術水準不斷提升。


    此外,方案提到,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要積極統籌協調,出臺扶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廣泛調動各方力量參與,營造良好營商環境,著力推動工作落實。要將引進微短劇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列入年度招商范圍。


    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要建立微短劇拍攝服務機制,積極回應企業關切,切實做好信息咨詢、場地協調、服務保障等工作。積極與河南省廣播電視局協調,在條件成熟的微短劇產業基地(園區)探索建立微短劇審查服務機制,提升服務質效。


    方案全文如下,上下滑動查看:


    鄭州市打造“微短劇創作之都”工作

    實施方案(2025—2027年)


    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于實施“微短?。?rdquo;行動計劃 賦能千行百業的通知》(廣電辦發〔2025〕1號)、《河南省廣播電視局關于開展“微短?。?rdquo;行動計劃的通知》(豫廣發〔2025〕3號)、《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鄭州市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通知》(鄭政〔2025〕2號)、《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鄭州市加快推進網絡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的意見》(鄭政辦〔2024〕52號)等文件精神,為進一步鞏固我市微短劇行業持續向好發展勢頭,推動微短劇與鄭州特色產業深度融合,不斷壯大微短劇產業規模,著力打造鄭州“微短劇創作之都”,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聚焦“兩高四著力”,認真落實2025年河南文旅大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著眼于服務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建設,切實擔負好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動微短劇與千行百業結合,激發拓展全社會深度參與網絡文藝創新創造的活力,豐富拓展微短劇題材、體裁,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助力鄭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二、發展目標


    (一)壯大產業規模


    培育一批微短劇拍攝基地(園區),重點打造1—2個具有影響力的微短劇全產業鏈基地(園區)。積極培育10家以上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微短劇制作、發行企業。通過三年努力,爭取到2027年,全市微短劇市場規模達到100億元。


    (二)融合創新突破


    加強人工智能賦能微短劇實踐。在文旅、普法、科普、非遺、品牌、經典名著、黃河、功夫等領域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微短?。?rdquo;融合新模式,打造一批具有鄭州特色的“微短?。?rdquo;融合示范項目。


    (三)提升內容質量


    帶動微短劇內容提質升級,爭取到2027年,創作推出50部左右具有引領作用和創新價值、展示“天地之中、黃帝故里、功夫鄭州”城市品牌的微短劇精品力作。


    三、主要任務


    (一)實施“微短?。?rdquo;創作計劃


    圍繞微短劇賦能千行百業,充分發揮我市相關部門優勢,組織實施“微短?。?rdquo;各系列創作計劃,引導微短劇與其他領域或行業相結合,講好“鄭州故事”,形成新的應用場景、商業模式、經濟業態,帶動微短劇內容提質升級,爭取打造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質微短劇。


    1.“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


    結合我市特色文旅資源,圍繞商都遺址、大河村遺址、鄭州博物館、嵩山、少林寺、伏羲山、黃帝故里、杜甫故里、戲劇幻城、電影小鎮、銀基國際旅游度假區、黃河文化公園等鄭州歷史、文化、旅游標志性元素,繼續組織“跟著微短劇去旅行—河之南·游鄭州”主題創作活動,有力推出“微短?。穆?rdquo;融合創新的精品項目,進一步擦亮鄭州城市品牌。積極打造微短劇主題旅游研學線路,通過設置微短劇互動體驗區等,推動微短劇流量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責任單位: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文物局,鄭州文化旅游和體育集團有限公司


    2.“跟著微短劇來學法”創作計劃


    發揮司法機關優勢,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法治文化和群眾關心的法律法規、法治案例,指導創作一批“跟著微短劇來學法”優秀微短劇,以生動有趣、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現法律的威嚴與溫度,通過微短劇傳播鄭州法治社會建設成果與法治理念。組織普法微短劇宣傳活動,通過播放普法微短劇、開展法律知識問答等形式,提升人民群眾的法治觀念和法律素養。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檢察院、市法院、市司法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鄭州廣播電視臺


    3.“跟著微短劇來科普”創作計劃


    發揮科技部門優勢,推動微短劇融入科普知識和科學精神,指導創作一批主題鮮明、內容健康、形式新穎、制作精良的科普類微短劇,如圍繞鄭州特色產業的科技應用、生態環境保護、健康生活常識等主題。結合市內各類科普宣傳活動,對科普微短劇作品進行展播和推廣,推動形成崇尚科學、追求創新的風尚。


    責任單位:市科協、市科技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鄭州廣播電視臺


    4.“微短劇里看非遺”創作計劃


    深入挖掘市內豐富的非遺資源,如傳統手工藝、民俗活動、民間藝術等,指導創作一批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非遺題材微短劇,通過新技術、新場景、新形式讓非遺煥發出新生機。在一些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微短劇里看非遺”線下體驗,促進非遺活態傳承。


    責任單位: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鄭州廣播電視臺


    5.“微短劇里看品牌”創作計劃


    發揮市場監管、商務等部門優勢,運用微短劇創作傳播優勢,鼓勵品牌方、制作方、廣告方等通力合作,共同講好市內品牌創新發展的故事,指導創作一批講述鄭州國有品牌、民營品牌及“老字號”創新發展故事的優質微短劇。舉辦“微短?。放?rdquo;評測專家會及合作交流推介活動,設立“微短?。放?rdquo;展臺,集中展示本地品牌的微短劇作品,助力企業文化傳播,提升本地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責任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鄭州文化旅游和體育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廣播電視臺


    6.“跟著微短劇學經典”創作計劃


    發揮文聯、教育、圖書館等部門優勢,推動微短劇與中華經典古籍、名著名篇及其中的名人名句等傳統文化資源相結合,指導創作一批源于經典、觀照現實的“經典”微短劇,讓經典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結合“書香鄭州”建設、“全民閱讀”等活動,舉辦“跟著微短劇學經典”展播活動,營造全社會學習經典、愛上經典的氛圍。


    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文聯、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鄭州廣播電視臺


    7.“微短劇里看黃河”創作計劃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指導創作一批多角度展現大河之美、文化之美、文明之美的微短劇,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推動形成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廣泛共識。


    責任單位:惠濟區政府、滎陽市政府、鞏義市政府、中牟縣政府,鄭州文化旅游和體育集團有限公司,市文化廣電旅游局


    8.“跟著微短劇學功夫”創作計劃


    聚焦少林經典(如羅漢拳、鐵布衫等),依托“沖突劇情”自然植入功夫招式與場景,用師徒傳承等感人故事情節傳遞中國功夫精神。創作者可基于“招式+場景”模板發揮,融合招式視覺奇觀,吸引用戶跟練挑戰,實現強身健體的目的。聯動“少林功夫”IP,探索打造“功夫劇情化”新生態。


    責任單位:登封市政府、市體育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鄭州文化旅游和體育集團有限公司


    (二)加快培育微短劇全產業鏈經濟


    1.加快打造微短劇產業基地(園區)


    各開發區管委會、區縣(市)政府要因地制宜,利用轄區內的古建舊廠、閑置樓宇等場所及文旅資源,積極培育出至少1個5000平方米以上功能完善、設施齊全、服務優質的微短劇拍攝基地(園區)或場景,并對現有的拍攝基地(園區)和場景進行提檔升級,提升微短劇拍攝一站式服務功能。要充分利用優勢資源,加快建成“寫、拍、播、評、投”五位一體的微短劇產業發展品牌,主動與頭部微短劇制作發行機構合作,推動微短劇產業基地(園區)專業化、規范化、高質量發展。


    責任單位: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鄭州文化旅游和體育集團有限公司


    2.加快培育微短劇人才隊伍


    舉辦微短劇精品創作培訓工作會,邀請行業專家授課,提升精品創作水平。結合“技能河南”建設,支持市屬高校、有關社會組織或機構開展群演、拍攝、剪輯等技能培訓,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校企協同育人,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努力培養“一專多能”的微短劇全鏈條專業人才。


    責任單位: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


    3.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微短劇創新應用實踐


    鼓勵探索運用AIGC(AI Generated Content,即人工智能生成內容)、VR(Virtual Reality,即虛擬現實)、AR(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強現實)、數字人等人工智能新技術賦能微短劇創作實踐,強化微短劇的多視角、互動感、虛擬性等新興業態特點,打造鄭州“微短?。?rdquo;創作實踐示范項目,推動我市微短劇作品主題立意、內容質量、藝術水準不斷提升。支持微短劇項目在文博場館、景區、街區打造沉浸式體驗空間,建設空間型虛擬現實體驗項目,打造新型消費場景。


    責任單位: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工信局、市文物局,鄭州文化旅游和體育集團有限公司


    (三)實施“鄭州精品短劇”創作傳播工程


    堅持“微而不弱、短而不淺、劇有品質”創作要求,推動微短劇精品化、規范化發展,打造精品內容新生態。健全微短劇推優機制,加強創作規劃引導和跟蹤指導,舉辦“文脈千年·劇說鄭州”—微短劇劇本征集活動,評測推選一批微短劇精品創作,并予以政策支持。同時,通過開設專題、專區、話題等方式,對優秀微短劇進行多種形式的展播推廣活動,讓好作品有好收益,正能量取得大流量。推動微短劇上大屏,讓更多優秀微短劇作品在電視大屏播出,為觀眾提供更多優質內容。充分發揮精品內容和活動的引領作用,為壯大主流價值、主流輿論、主流文化賦能,為經濟社會發展賦能。


    責任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財政局,鄭州廣播電視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近年來,微短劇作為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新興文藝形態,以其獨特的內容優勢和傳播優勢,極大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在賦能千行百業中發揮重要作用。為持續鞏固我市微短劇行業良好發展態勢,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積極統籌協調,出臺扶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廣泛調動各方力量參與,營造良好營商環境,著力推動工作落實。要將引進微短劇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列入年度招商范圍。


    (二)加強服務保障


    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要建立微短劇拍攝服務機制,積極回應企業關切,切實做好信息咨詢、場地協調、服務保障等工作。積極與河南省廣播電視局協調,在條件成熟的微短劇產業基地(園區)探索建立微短劇審查服務機制,提升服務質效。


    (三)加強宣傳推廣


    各單位、各部門要充分利用報刊、雜志、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等多種宣傳載體,生動報道實施“微短?。?rdquo;創作計劃的創作實踐。加強協調有關部門或機構,爭取舉辦具有影響力的微短劇行業活動,進一步提升城市品牌影響力。


    (四)加強督導落實


    市文化廣電旅游局要強化行業管理,適時組織工作成效調度會,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問題,及時總結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在打造“微短劇創作之都”方面的重要舉措、實際成效和典型經驗,助推鄭州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


     
    • 奮進沙澧 出彩畫卷 ——“兩高四著力”的漯河實踐

    • 沙河(白云山橋至京港澳高速橋段) 獲評2024年度省級美麗幸福河湖

    • 千機飛點亮城市夜經濟

    • 構建“漯講樂享”大宣講格局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浸潤心田 ——我市理論宣講工作綜述

    • “豫漯河貨001”投運

    • 1
    • 2
    • 3
    • 4
    • 5

    最新 / 新聞

    一周 / 新聞排行



    主辦單位:中共漯河市委宣傳部 漯河市互聯網新聞中心 承辦:漯河市廣播電視臺  豫ICP備05017908 
    Copyright © 2000 - 2012 LUOH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網 版權所有

    豫公網安備 41110202000117號

    欧洲av在线欢看_人妻在线无码专区_亚洲av男人的天堂_国产最新无码不卡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