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大?!?豫企出海記__新聞頻道——漯河網-漯河市委、市政府唯一重點新聞門戶網

  • <i id="c9pcs"></i>

    “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大?!?豫企出海記

    來源: 時間:2025-11-18 21:06:00 點擊: 今日評論:

    在馬來西亞身穿當地特色服飾的雪王。宇通純電動公交車交付哈薩克斯坦。

    冰淳茶飲在越南的門店。

    衛華集團生產的起重機運往海外。

      □本報財經全媒體中心記者 段偉朵 程帥星 閆文瑞 郝楠楠 吳海舒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世界經濟也是一片大海,世界大海大洋都是相通的。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對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專章規定,明確“促進貿易投資一體化,引導產業鏈供應鏈合理有序跨境布局”。

      在這片經濟的大海中,不乏豫企身影。從蜜雪冰城、思念等承載的中國味道,到宇通、衛華集團等代表的中國智造,再到牧原、超聚變等輸出的中國技術……百舸爭流、千帆出海、萬企競速的發展態勢,展示了新時代河南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發展態勢,也寫下了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中國企業積極擁抱國際市場的生動注腳。

      出海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技術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步伐,2013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擘畫的藍圖,一次次為包括豫企在內的中國企業出海,按下“加速鍵”。

      面對國際市場,“走出去”企業代表的不僅是一家公司,更代表著河南企業乃至中國企業的形象。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也是一枚亮閃閃的勛章。

      回望豫企出海的脈絡和路徑,不妨從3個故事說起。

      “2003年,我們獲得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資質,作為首家速凍食品企業開拓香港及海外市場。”思念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鵬告訴記者,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但當中華美食走出國門,面臨的是從消費習慣到產業生態的雙重挑戰。如何讓外國朋友也愛上速凍水餃和湯圓?通過產品創新、渠道多元化、本地化生產的不斷協同,思念在海外的“美食版圖”不斷擴大。

      2018年年底,思念食品美國查茨沃思生產基地正式投產,主要生產水餃、蝦餃、餛飩、面點等。2025年,思念食品海外業務版圖再擴大——其經典產品豬肉白菜水餃,正式進駐美國15個州的149家山姆會員店。

      思念的出海故事,承載的是中國味道。在這場“舌尖之旅”中,蜜雪冰城已在全球開出超5.3萬家門店,其中海外門店數量超4700家,正在影響現制飲品的全球格局;從新鄉走出的冰淳茶飲,近期拿到了“中國現制茶飲品牌門店覆蓋海外國家數量第一”的市場地位認證。

      “1999年,我們首個海外訂單——1臺32噸級橋式起重機銷往蘇丹,由此叩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衛華國際發展有限公司總裁王璽說,2002年,當時的河南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向衛華頒發了“國家進出口企業資格證書”,“衛華起重,讓世界輕松起來”也由此提出。

      2024年,衛華集團明確“國際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戰略發展方向,開始自主地、大規模地拓展海外市場,當年出口訂單量同比翻了一倍多。如今,他們的產品已銷往170多個國家和地區。

      衛華的出海故事,代表的是中國制造。重器出海,卻能“輕裝”上陣——2002年實現客車出口的宇通,多年來堅持“品牌出海”戰略,成為我國客車工業走向全球的探路者和引領者;已成立67年的中創智領集團,全面向智能化、電動化、國際化轉型,于2024年獲得全球煤機行業首座“燈塔工廠”稱號。

      2024年,牧原股份開啟出海之旅,與BAF越南農業股份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為其提供豬場設計、生物安全等技術服務;2025年3月,牧原股份在越南胡志明市設立全資子公司,深化國際化布局。

      牧原股份CFO高曈介紹,多年來,牧原積累了很多生產經驗,包括豬舍運維、臭氣治理、生物疫病防控等。“我們希望將這些成熟模式和方案復制過去,幫助當地養豬同行解決一些問題。”

      牧原的出海故事,輸出的是中國技術。技術引領,方可自立自強——超聚變在中國服務器市場排名躍升至第二位,海外市場三年復合增長率超過50%。

      突圍 從產品出海到產業鏈出海

      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趨勢下,我國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大市場成為全球大機遇。與此同時,包括河南企業在內的中國企業,也在積極“走出去”,突圍、尋路、出海,擁抱全球市場。

      鄭州海關數據顯示,河南省2009年十大出口商品分別是:發制品、精煉銅管、橡膠輪胎、白銀、毛皮制品、熱軋非合金鋼板、光敏半導體器件、碳電極、粘膠纖維單紗和石油或天然氣鉆機的零件。

      十幾年過去,河南出口商品“向新、向智、向綠”趨勢明顯。今年前10個月,河南出口機電產品3172.3億元,增長28.6%,占河南出口總值的65%;其中,工業機器人出口增長200.3%。出口“新三樣”產品233.5億元,增長163.2%;其中,出口電動汽車213.5億元,增長254.4%。

      變化的,不僅僅是產品品類,更是出海模式。

      向全球市場要增量,蜜雪冰城快速在海外市場站穩的“秘籍”,是供應鏈。為了支撐海外業務發展,蜜雪冰城在海外4個國家建立了本地化的倉儲體系和配送網絡。依托強大的供應鏈能力,蜜雪冰城海外門店的產品,依舊保持“高質平價”:在蜜雪冰城馬來西亞門店里,一個冰淇淋僅需2馬幣(約合人民幣3元),在當地消費市場中展現強大的競爭力。

      今年8月份,由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研制的“中鐵1553號”土壓平衡盾構機下線,該設備將應用于迪拜地鐵藍線項目。與以往單一出口盾構機不同,此次出口的是整個盾構法隧道施工所需的全套設備,國產盾構實現從產品出口到“產品生態圈”出口的跨越。

      “我們在蘇丹、肯尼亞、坦桑尼亞等國建設3萬平方米智能化倉儲中心,縮短非洲客戶60%的交付周期;2024年在坦桑尼亞成立了海外實驗中心,并計劃在非洲選址建加工中心。”河南尼羅河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華麗介紹,此外,聯動河南多家機械制造企業“抱團出海”,助力更多河南制造深度融入非洲產業鏈。

      “從貿易商到品牌商,我們每一步都有幸踩在了時代發展的節拍上。”致歐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秦永吉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業務遍及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營收突破80億元。

      在這場面朝大海的征途中,不僅有靈巧、垂類的“行業尖兵”,也有實力雄厚的“國資旗艦”。

      比如,中國河南國際集團依托多年積累的海外資源,精準對接國內外市場需求,一方面將海外優質礦產、農產品等資源引入國內;另一方面助力河南本土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推動裝備制造、工程建設等優勢產業走出去,實現資源雙向流通。

      河南農投集團以創新驅動農業國際化進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特別是東盟地區深化合作。通過在上海、???、南寧等地設立出口服務平臺,打造多式聯運物流通道等舉措,助力食用菌、玉米罐頭、烘焙食品、蜂蜜等河南優勢特色農產品遠銷亞、非、歐、美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展望 從腳踏實地到星辰大海

      大海之上,難免有風浪。世界經濟這片大海,也不總是順風順水,時不時會有波濤洶涌。

      面對風浪,出海“豫軍”始終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這源自企業自身的產業基礎與發展實力,得益于河南持續構建更高水平內陸開放高地所提供的發展便利,更因為我國堅定不移走好改革開放這條“必由之路”所帶來的時代機遇。

      在李華麗看來,一家企業想要打開全球市場,需要的是拼搏、韌性、厚積薄發??鐕錾?,會遇到文化差異、語言障礙、習俗差異等各種挑戰,但彼此尊重,求同存異,就能快速融入。“誠信,是全世界的‘通行證’。”

      在新密市萬力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萬里看來,海外市場開拓難度遠超國內。不僅需要應對不同地區的貿易壁壘,還要克服文化差異帶來的阻礙。“企業在自身領域做到極致專業,甚至需要重塑戰略管理體系。”

      “衛華集團走向國際市場的最大優勢,不僅是河南的交通優勢,還有本地強大的產業鏈。”王璽介紹,作為“中國起重機之都”,新鄉長垣擁有完備的起重機產業鏈,起重機相關的品牌,都可以在這里找到辦事處或者代理商,也有專門的企業做上下游供應。

      “越走出去,越熱愛自己的家鄉,越熱愛自己的祖國。”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李華麗深深感受到了家鄉的賦能,比如政策支持、交通優勢、人才優勢、供應鏈優勢等。

      “當前豫企‘出海’仍面臨國際政策變化快、海外風險管理能力不足等現實問題。”洛陽建龍微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期待建立完善的境外投資信息與服務平臺,推動豫企之間的資源共享與協同合作,形成“抱團出海”的更強合力。

      據統計,2024年河南有進出口實績企業比2020年增加3600家,進出口億元以上企業達到517家。河南省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新增有進出口實績企業1000家以上。

      在擴大對外投資合作方面,河南推動產業合理有序跨境布局,“十四五”以來,又有超300家河南企業走進5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投資470億元人民幣,預計“十四五”末境外投資存量達1800億元。

      從合作范圍看,河南不斷鞏固歐盟、東盟等傳統市場,積極開拓拉美、非洲、中亞等新興市場,貿易伙伴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

      “從產品出海到產業鏈、供應鏈出海,河南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越來越注重戰略規劃、品牌賦能、合規建設,這代表著河南企業的實力和規模在不斷擴大,也體現出河南在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打造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支點方面取得的積極成效。”一名長期研究境外投資的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河南正在搶抓機遇,致力于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在中國經濟大海的浪潮中,逐浪前行。

      豫企出海之路,起點,是腳踏實地,未來,是星辰大海。

      本報財經全媒體中心 出品

      本版圖片均為受訪者供圖

      專家觀點

      從修煉內功到“抱團出海”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改革開放與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唐曉旺

      在對外開放格局中,河南不沿邊、不靠海,但在新形勢下,通過中歐班列、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等新探索,為豫企出海開辟了新路徑,讓內陸腹地逐漸變成了開放前沿。從產品到工廠再到產業鏈,河南企業“走出去”正處于加速轉型期。

      改革開放后,一些河南品牌受到外資青睞,河南產品也逐漸叩開國際市場大門。在早期,農產品、鋁制品、發制品等資源型產品占據出口主導地位;如今,轉變已悄然發生,河南出口產品不斷向新、向智、向綠發展。

      “十四五”以來,河南“空陸數海”四條絲路持續拓展,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亮眼品牌,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全國第六,中歐班列(中豫號)累計開行數量較“十三五”增加兩倍以上。同時,隨著富士康、超聚變、比亞迪等企業落地,河南跨境電商貿易越做越大,對外開放的道路也越走越寬。截至目前,河南貿易伙伴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

      需要指出的是,河南產品“走出去”依然面臨不少挑戰。比如,出口產品的附加值仍然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依然有待提升,頭部企業相對較少,國際競爭力尚顯不足。

      “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要“有效實施對外投資管理,健全海外綜合服務體系,促進貿易投資一體化,引導產業鏈供應鏈有序跨境布局”,這為新時代企業出海指明了方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豫企出海,產品是核心。企業要修煉內功,增強自身競爭力,還要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堅持多點布局、多條腿走路。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還要注意防范風險。同時,政府也要發揮積極作用,進一步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鼓勵企業“抱團出海”,形成發展合力。

      總的來說,河南要充分發揮內陸樞紐優勢和近一億人口的市場優勢,堅持對外開放的發展思路,加快補齊短板,提升對外貿易競爭力,從而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 集群躍升:漯河休閑食品產業創新進階之路

    • 光影繪就“三農”圖景 文藝賦能“三城”建設 ——第十二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及平行展紀實

    • 創新創業蔚然成風 食品名城動能澎湃

    • 我市發揮主導產業優勢,強化創新引領、龍頭帶動,構建標準體系,做強冷鏈物流——融入服務大市場 食品產業 煥新升級

    • 奮楫揚帆逐浪高 ——看經開區實干爭先挺進工業經濟主戰場

    • 1
    • 2
    • 3
    • 4
    • 5

    最新 / 新聞

    一周 / 新聞排行



    主辦單位:中共漯河市委宣傳部 漯河市互聯網新聞中心 承辦:漯河市廣播電視臺  豫ICP備05017908 
    Copyright © 2000 - 2012 LUOH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網 版權所有

    豫公網安備 41110202000117號

    欧洲av在线欢看_人妻在线无码专区_亚洲av男人的天堂_国产最新无码不卡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