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 盧松
“我中原人民解放軍于今日占領鄭州。守敵向北面逃竄,被我軍包圍于鄭州以北黃河鐵橋以南地區,正殲擊中。鄭州為平漢、隴海兩大鐵路的交點,歷來為軍事重鎮……”2月20日,在鄭州市檔案館觀看《鄭州記憶》展時,一份手稿影印件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得中原者得天下,得鄭州者得中原。1948年5月,中共豫陜鄂八地委成立,當年6月,改為中共豫西四地委。人民解放軍在地方黨組織的密切配合下,相繼解放了鄭州西部的登封、鞏縣、密縣、新鄭、滎陽、汜水、廣武和鄭州東部的中牟縣。
為了取得淮海戰役的完全勝利,1948年10月22日,人民解放軍向鄭州這一國民黨反動派盤踞的交通樞紐重鎮發起了包圍總攻,經過在鄭州外圍祭城、老鴉陳、蘇莊、黃河南岸、鐵橋、邙山頭等地的浴血奮戰,全殲鄭州守敵1.1萬余人。由此,鄭州戰役取得完全勝利,中原重鎮獲得解放。
鄭州這座古老的城市,從此開啟歷史新的篇章。
7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鄭州人民重新安排河山田園,古城鄭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鄭州正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越來越有國際范兒。
只有銘記歷史,才能更好地開創未來。“我們編寫的《中國共產黨鄭州歷史》第二卷即將出版,這一卷梳理記錄了鄭州從解放到改革開放這段時間的歷史,將更好地起到存史、資政、育人作用。”鄭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宣教處處長朱建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