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溫小娟)11月1日,在北京舉行的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在我省文博系統引發強烈反響。
“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使我們深受鼓舞,保護好、研究好、傳承好、利用好以甲骨文為代表的古文字遺產,是河南文博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省文物局局長田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和關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努力做好甲骨文和河南文化遺產的保護展示工作。
田凱說,下一步,我們要加快推進文物保護利用改革,聚合多方資源,通過多學科研究深挖甲骨文和古文字所蘊含的豐富文化、思想、歷史信息;通過廣泛調查探尋中國文字更早的源頭,依托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等提升甲骨文展示水平,推動甲骨文和古文字的廣泛傳播;進一步推動開發甲骨文文創讓甲骨文進入現代生活,使甲骨文這一古老的文字活起來,推動華夏文明的傳承創新。
今年以來,在河南博物院露天的中國文字展,吸引了眾多觀眾。通過數十塊圖片展板,觀眾得以了解從傳說中的倉頡造字以來漢字的演變歷程。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說,中華文明的記錄從甲骨文開始至現代漢字一脈相承,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幾代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和歷史學家篳路藍縷,深入研究保護傳承甲骨文,取得了顯著成就。
在馬蕭林看來,甲骨文宣傳推廣亟待進一步加強。應以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為契機,致力于推動形成統一的、富有成效的甲骨文等古文字宣傳推廣的機制??梢詮囊韵聨追矫嬷Γ杭涌炀庉嫵霭婕坠俏钠占白x物;在小學和中學階段適當安排甲骨文普及課程,在高等院校開設甲骨文選修課程;教育部門在甲骨文發現地安陽開展試點工作,總結經驗逐漸向全省和全國推廣。“這對于加深人們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推進中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馬蕭林說。
“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為我們在新形勢下對甲骨文研究、人才培養、價值挖掘、傳承弘揚指明了方向。”11月2日,參加完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座談會剛回到鄭州的河南省文字學會會長、河南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仍難掩激動的心情。目前,河南已經形成了包括河南大學、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安陽師范學院等在內的甲骨學研究陣地,諸多學人對甲骨文已經進行了數十年的系統研究,王蘊智正是其中之一。王蘊智說,幾千年來漢字從古至今沒有斷層,一直生生不息發展下來。這是任何一個民族的古文字都不能比擬的,這是我們的優勢,也是我們民族凝聚力,一定要保護好、傳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