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文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始終堅持以人為本,采取軟硬并舉措施,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創文”攻堅過程中城市的點滴變化,使市民切身感受到了生活環境的日益改善。
“創文”工作要以市民為中心,“創文”的成果和亮點自然也要讓市民能夠切身感受到,要體現在市民家門口的改變上。我市許多背街小巷受惠于此,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位于源匯區的戲樓后街經過改造,路面平坦,衛生狀況良好,路兩邊的墻壁上還繪上了各式各樣的戲曲臉譜,整條街充滿著濃厚的戲曲文化氛圍。然而這些只是我市創文工作成果的一個縮影,據統計,創文開展以來,我市為辦好民生實事,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投資5億元,對47條主次干道進行整修;投資1.5億元,硬化背街小巷1500余條,升級改造道路照明64條,新安裝路燈5493盞;投資1.2億元,購置環衛機械作業車輛280臺;投資1.08億元,對全市996個老舊小區的道路、排水、環境設施、墻體立面等進行改造提升;每年撥付1200萬元,讓老舊小區全部實施物業覆蓋;投入資金6.858億元,規劃建設了美術館、圖書館、博物館、城市展示館、文化館、科技館、青少年活動中心;投資6000余萬元,對社區功能全部進行建設、提升。
在居住生活環境改善的同時,市民的交通出行環境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開展“創文“以來,多數市民明顯感覺到,我市的交通環境有了很大提升,道路上闖紅燈的少了,文明禮讓的多了。不僅如此,市民出行也比以往更加方便舒適。公共自行車服務點的設置,既為市民提供了新的出行方式,又有利于環境保護?,F在的新能源公交車,各種器材、設施配置完善,線路也更加豐富科學。為提高創建水平,我市軟硬并舉,采取了多項措施。投資近6000萬元,購置130臺節能和新能源公交車,設置108個
公共自行車服務點。通過開展“七小”門店專項整治行動,使6900余家“七小”門店環境、設施普遍提升;開展農貿市場專項整治活動,對市區所有老舊農貿市場進行了全面改造升級;開展交通秩序整治活動,投入8500萬元,實現了電子監控和市區主次干道硬隔離全覆蓋。通過實施“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特色小城鎮建設、重點區域環境整治等工程,實現城鄉共建。投資1300萬元,用于市區69所中小學校心理咨詢室和活動室建設。
隨著創文宣傳力度的不斷加大,市民“創文”意識和文明素養不斷提高。目前,我市“創文”工作推進形成了一股合力,“創文”成果逐漸顯現,并形成了可持續效應。(記者宋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