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志愿服務的初心是回饋生我養我的農村。”7月30日,市統計局志愿者吳海菊說。
2015年,吳海菊加入了漯河市心理咨詢師協會志愿服務隊。“當時我跟團隊一起去一所農村學校,遇到一個五六歲的女孩,特別怕人,眼神中流露著膽怯、恐慌,跟她說話她也不理。后來得知,她的父母都不在身邊,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吳海菊說,女孩膽怯的眼神深深刺痛了她的心,她竭盡所能為女孩提供幫助和關愛。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通過做游戲、耐心開導,她最終打開了女孩的心扉——女孩變得開朗了,也愿意與人交流了。

吳海菊與孩子們在一起。
“之后每次見面,女孩都特別熱情,分別時則滿是不舍,令我特別感動。我從小生活在農村,我時常想盡一己之力為農村做點事情。通過這件事情,讓我感覺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義,也算是回饋農村的一種方式。”吳海菊說,自此她走上了志愿服務之路,服務對象主要是農村留守兒童,同時為問題兒童提供心理輔導與心理健康援助。
三里橋小學、洪山廟小學、郾城鎮中……幾年來,許多學校留下了吳海菊的足跡。除了關愛留守兒童,吳海菊還利用所學知識,通過舉辦“父母課堂”,向家長普及科學的教育理念。
2017年,吳海菊加入鄭州市一家志愿服務團隊,先后與志愿者一起到確山縣、光山縣晏河鄉、清豐縣等地的偏遠村莊,向孤寡老人、貧困學生捐贈資金與物資。
每次參加完志愿活動,吳海菊都會將自己的經歷、感受、收獲分享給她的兩個孩子。在兩個孩子眼中,媽媽吳海菊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兩個孩子也特別有愛心、樂于助人。如果有機會,我會帶他們一起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把愛心傳遞下去。”吳海菊說。(記者:張玲玲)
責任編輯: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