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工作至今,成曉娟已經在社區工作了21年。她把居民當成自己的親人,把居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盡心盡力為居民服務。近日,記者對成曉娟進行了采訪。
成曉娟是源匯區馬路街街道馬路街社區的網格員。記者見到她時,她正在馬路街社區辦公大廳忙碌著。整理資料、接待來訪居民、接聽電話……每一項工作她都做得認真、仔細。“社區工作就是為老百姓服務,管的就是老百姓身邊的事。”在成曉娟眼中,社區工作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無論多小的事情,都要盡心盡力。
勤儉街11號院是個老舊樓院,前段時間,馬路街社區申請為該院各樓道安裝了防盜門。一天凌晨3點多,一位居民因為沒帶鑰匙進不了樓道門,家中又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便打電話給成曉娟尋求幫助。成曉娟接到電話后,立即趕到辦公室找到備用鑰匙幫這位居民開門,回到自己家時,已經是凌晨4點多。
成曉娟工作經驗豐富,居民有了糾紛,都會找她協調解決。2019年,尚郡小區一居民在家中養了多只寵物犬,叫聲擾民,鄰居們很是不滿。為了盡快解決問題,成曉娟多次勸說養犬的居民,最終該居民同意將自己的寵物犬安置在一個妥善的地方,并保證不再擾民。工作中,成曉娟也遇到過居民不理解、不配合的情況,她說:“居民不理解、不配合,我們就一遍遍做工作,直到說通為止。”
在我市創文工作中,成曉娟常常和同事走街串巷,打掃衛生、宣傳文明知識、開展公益活動等,為創文工作貢獻力量。“在馬路街社區工作21年,我和許多居民都十分熟悉。他們就像我的家人一樣,我愿意為他們服務。”成曉娟說。
敬業是職業道德的靈魂,它為個人安身立命奠定基礎,為社會發展進步注入活力。正是依靠敬業奉獻,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文明。敬業樂業的民族,必定是令人肅然起敬的民族;缺乏敬業精神的社會,難免被人詬病。 把社區當家,把居民當親人的成曉娟就是我市眾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代表之一。(記者:于文博)
責編:翟婷 編審:胡永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