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秋分時節,我們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國農民豐收節。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年,是鄉村振興全面展開的關鍵之年。我市作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省主會場,慶豐收、迎盛會,一幅色彩斑斕、美不勝收的豐收圖景正徐徐展開。沙澧兒女用奮斗換來幸福生活,用豐收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豐收的喜色更多
——大地流金有望再獲豐收
戰疫情,抗旱情,扶弱苗,防蟲害,田野換上了“金裝”,也交出了來之不易的豐收答卷。
夏糧生產首戰告捷。在國內疫情多點散發、農資價格大幅上漲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下,我市用政策護航穩夏糧,用科技抗災助豐收,用服務到位促增產,在高基點上實現糧食生產的新突破,夏糧總產113.73萬噸,再獲大豐收。
秋糧預測豐收在望。今年全市秋作物播種總面積281.86萬畝,比去年增加0.46萬畝,糧食作物面積196.65萬畝,比去年增加9.57萬畝,雖然播種推遲、播期分散,先后出現兩次階段性干旱,但種植結構調整力度大,關鍵技術到位率高,秋田管理到位,秋糧豐收已成定局,也為全年糧食豐收注入信心。
豐收的成色更足
——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全省高素質農民創業創新大賽、“農民畫·畫豐收”舞陽農民畫展、鄉村運動會、“名優特新”農產品展銷……“食尚年華”田園綜合體內,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農民的臉上。
聚焦穩糧建鏈增收、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麥椒套種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推廣高標準“5G+辣椒種植”……臨潁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探索出了一條既保障糧食安全,又促進產業提質、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時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中華大廟會、非遺花火秀、燈籠秘境、美食集市……鄉村振興示范村商橋村內,新改造的商橋街區已悄然拉開帷幕。
中原糧倉慶豐收,沙澧大地領風騷。作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省主會場,我市依托“食尚年華”田園綜合體、臨潁縣現代農業產業園、鄉村振興示范村商橋村,突出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成果、中國食品名城發展成果、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成果、“名特優新”農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一系列活動,展現全民共慶豐收、同享喜悅的新時代“三農”壯美畫卷。
豐收的底色更濃
——奮斗是豐收最美的姿態
春種秋收,春華秋實。拼搏奮斗的追夢人在金秋時節收獲累累碩果。
一個個奮斗者將豐收節籌備工作中的不可能變為可能。豐收節廣場、高效設施農業產業集群溫室大棚、花世界溫室、食品文化體驗館……不到一年時間,一片空地變成“食尚年華”田園綜合體,臨潁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成為國家級園區,商橋街區改造跑出“加速度”。
“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有底氣高標準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給的籌備任務,辦一屆精彩的盛會,為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豐收節工作專班負責人信心滿滿地說。
豐收的亮色更顯
——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樣板
風正揚帆正當時。在習近平總書記“要抓住糧食這個核心競爭力,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實現糧食安全和現代高效農業相統一”重要指示精神引領下,堅持“三鏈同構、農食融合”打造農業全產業鏈的漯河,在破解鄉村產業發展難題方面樹立了樣板。
回首過往,全球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雙匯集團將漯河肉制品變為“國人廚房”必備食材,衛龍、旺旺、盼盼等一批企業享譽國內外,漯河辣椒成為河南乃至全國“椒”點……從火腿腸“一枝獨秀”到食品企業“眾木成林”,從名不見經傳的中原食品節到成為行業風向標的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沙澧沃土孕育了食品產業發展壯大的“漯河傳奇”。
展望未來,我市將緊緊圍繞“1+8+N”現代產業體系構建,著力打造3000億級食品全產業鏈和5000億級完善豐滿的綠色食品產業生態,堅持“產、城、鏈、園、人、文”一體推進、融合發展,讓城市特色更加鮮明、產業根基更加牢固,努力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化食品名城。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