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軍亞
截至8月底,我市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90.01萬千瓦,在全市并網發電總裝機規模中占比53.9%,超過煤電裝機規模,實現歷史性突破……
發展新能源產業,促進能源結構優化只是我市全力推動全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市綠色低碳轉型戰略指揮部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先立后破,統籌全市“一盤棋”,綠色低碳轉型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建立完善工作機制。根據市委“十大戰略”工作部署,市綠色低碳轉型戰略指揮部辦公室充分發揮牽總協調作用,印發年度工作要點,建立項目推進臺賬,持續加強跟蹤調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地。
加快產業轉型步伐。有序推進高耗能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對25家企業進行了節能診斷,對7家化工和造紙企業開展能效、水效對標達標活動,全面提升企業用能與節水效率。雙匯、平平、衛到、微康生物4家企業被評為省能碳管理示范企業;中鹽舞陽公司鍋爐煙道氣用于鹵水精華原料項目方案被省工信廳評為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優秀解決方案;4個節能、節水項目被列入河南省工業綠色低碳發展2022年重點項目;豪峰食品、經濟技術開發區被評為省級綠色工廠和綠色園區,我市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已達8家,省級綠色園區2個。
積極發展綠色能源。今年以來,全市新能源建設項目保持良好態勢,計劃實施的13個綠色能源項目,總投資11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9.6億元,建成完工10個。新能源提質工程加速推進,28萬平方米地熱能供暖項目提前完成,華潤臨潁10萬千瓦風電項目、121個村級光伏扶貧小電站項目建成投運并產生效益。西氣東輸一線支線鄭州薛店—信陽段、二線工程平頂山—漯河段、漯河—周口段管道工程全部完工。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14.3%,同比增長10%,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
持續提升城鄉綠色發展能力。上半年,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實施率穩定保持在100%。成功創建河南省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創建省級裝配式建筑示范產業基地2個。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加快,全市18座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全部完成,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8%。低成本、易維護、高效率的分散式污水治理模式,被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典型案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穩定運行,城市污泥、醫廢和工業固廢利用率穩定保持在100%。積極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16萬畝,全市主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8%以上,位居全省前列。
加快發展綠色低碳交通。全市985輛公交車全部實現新能源化,公交營運智能調度項目被省交通運輸廳列為省級節能減排示范試點項目。建成充電站42座、充電樁1618個。高速鐵路客運站、龍江路公交場站等8個客運及公交場站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達50%,8月份獲得河南省“公交優先”示范城市稱號。雙匯物流網絡貨運平臺實現車貨自動匹配、在線競價、智能調度,成為全國最大的物流智慧供應鏈平臺。
穩步推進綠色屏障建設。加快建設一批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新建濕地公園2處,新增濕地保護總面積774.39公頃,濕地保護率從14.93%提升到29%。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完成造林6279畝,義務植樹2.3萬余株,計劃創建森林鄉村30個。
綠色低碳轉型是一場持久戰。下一步,各縣區、各功能區和市綠色低碳轉型戰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將加快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產業綠色發展提速行動、綠色交通發展提速行動、綠色建筑發展提效行動、綠色技術創新行動、綠色屏障構建行動、綠色生活示范引領行動,努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更大成效,為我市如期實現碳達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