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為王挑大梁
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硬支撐。
“十四五”期間,沙澧大地一個個重點項目工地,隨處可見爭分奪秒、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升騰出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如虹氣勢,處處涌動大干快干、高歌猛進的發展熱潮。
全市各級各部門牢樹項目為王理念,堅定不移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穩增長、惠民生、育動能、促發展的核心抓手,以“雙百工程”“三個五百億”項目為引領,以省、市重點項目為支撐,以重大民生項目、基礎設施項目等為支點,掀起項目建設新高潮,為現代化漯河“三城”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能。
大抓項目強支撐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
“十四五”期間,市委、市政府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抓發展的“牛鼻子”,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堅持一切盯著項目看、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扭住項目干,一系列重大項目相繼落地,為經濟穩健增長與持續向好提供堅實支撐。
“穩”的基礎不斷夯實——5年間,雙匯、衛龍、金大地、際華3515、漯河卷煙廠、南街村等工業龍頭企業紛紛引領投資、做大做強,一個個新園區、新基地、新項目拔地而起、投產見效。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創新高,漯河港擴容、107國道東移、許信高速等項目建設“進度條”不斷刷新,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壓艙石和強引擎作用顯著,增速穩居全省第一方陣。
“好”的趨勢持續鞏固——5年間,我市“雙百工程”和“三個五百億”項目壓茬推動,省、市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投產達效,中大恒源、漯河微康等一批骨干企業倍增提速,加快形成新動力。優德中大大健康產業園、中糧糧谷面粉全產業鏈、鹽津鋪子“一基地兩中心”、益恒源塔格糖、中譽功能寵物食品等一個個結構優、帶動強、前景好的大項目、好項目梯次接續,滾動發展,進一步豐滿了我市食品產業生態。
“新”的動能正在集聚——5年間,我市重點項目提質逐新,中原未來食品科技城開啟新篇章,衛龍綠色食品產業園智能化生產線投用,金大地綠色聯堿產業園快速投產,利通液壓超高壓流體技術創新產業園發展迅猛,以金海氟硅千億級新材料項目、臨潁縣銅基新材料項目為引領的氟硅和銅基兩大新材料集群蓄勢崛起,項目含新量含金量含綠量成色更足。
抓實項目“加速跑”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市委、市政府將項目建設擺在中心位置,錨定重點項目從規劃圖變成施工圖、實景圖,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四大班子領導齊上陣,實施周例會制度,常態化實施市級領導分包重點項目機制,對投資規模大、帶動作用強的重大項目,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個一”工作機制,形成了領導帶頭抓項目、全市上下跑項目、各行各業干項目的濃厚氛圍。
面對項目推進中的堵點、難點,我市持續進行機制創新,打造全生命周期項目管理模式,建立監測預警機制,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困難和問題,對含土建工程的項目進行遠程可視化管理,完善過程管理機制,全面推行“指揮部+工作專班”模式,優化會商研判機制,形成了具有漯河特色的項目為王工作范式,“四大辦”典型經驗做法多次獲上級表揚。
得益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我市項目建設展現出快節奏,跑出了“加速度”。
看產業——鏈群發展勢頭強勁,召陵區寵物經濟異軍突起,打造出中國寵物產業集群化發展的鮮活樣本;郾城區搶灘布局食藥同源項目,全力打造大健康產業集聚區;臨潁縣著力打造全省有影響力的現代化先進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
看交通——漯河港搶抓發展機遇,實施提質擴容工程,大力發展臨港經濟;平漯周高鐵項目建設加速推進,“十”字形高鐵網補上關鍵一“橫”;“井”字形高速交通網和“公鐵水”運網越織越密。
看民生——歷時一年半建設的漯河高中新校區,今年秋季正式啟用,高中教育事業邁出新步伐;高水平醫院建設快馬加鞭,區域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再提升;市養老產業綜合服務園快速建設,“老有所養”的養老需求更有保障;37個城市防汛排澇應急復盤提升項目陸續建成,安全屏障筑得更牢;水韻沙澧綜合提升工程全力推進,讓水環境得到改善、水資源更優化;新型基礎設施加快建設,5G網絡實現全域覆蓋,我市獲評全國“千兆城市”……項目建設與民生改善同頻共振,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大干項目促發展
項目為王,干字當頭。
5年來,全市上下凝聚起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必須抓項目的共識,各級各部門聚焦項目、推動項目、服務項目,持續掀起大干快上、以干促上、實干至上的熱潮。
每一個項目建設背后都是全鏈條要素保障的硬支撐——
“要素保障是項目建設的關鍵之關鍵。”市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對省重點項目實行單獨組卷報批,優先保障優質項目用地需求,多措并舉持續降低企業用氣、用水、用電以及物流運輸等成本,打造要素“洼地”。以“萬人助萬企”活動為抓手,常態化開展銀企對接活動,與中原銀行等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協議,并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等政策性資金,拓展多元融資渠道,抓實抓細項目保障各項工作,高位高效高質加快項目落地。
每一個項目建設都是政府服務效能的折射鏡——
?發展怎么樣,關鍵靠項目;項目怎么樣,關鍵靠服務。
“十四五”期間,我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審批服務,著力打通項目落地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營造便捷高效的營商環境。成立市級專項工作組,印發《漯河市高效辦成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一件事”實施方案》,細化辦事指南與流程,扎實推進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一件事”改革。統籌多個審批部門建立聯審聯批機制,對重點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實行“綠、黃、紅”三色預警,開辟綠色通道,交叉辦公,并聯審批,極大壓縮手續辦理時限。
每一個項目建設都是考驗干部擔當作為的試金石——
項目建設既是檢驗黨員干部成色的“考場”,也是錘煉黨員干部能力作風的“戰場”。
近年來,我市探索建立了一線考察識別干部機制,堅持把重點工作一線作為干部歷練成長的基地、檢驗識別的考場、選拔使用的人才庫,將有發展潛力、能堪當重任的干部放到重大項目建設一線吃苦鍛煉、增長本領。一批經過實踐檢驗能扛硬活、打硬仗、工作實績突出、一貫表現優秀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激勵引導干部在一線建功立業、成長成才。
我市通過在項目一線鍛煉干部、發現干部、使用干部,鍛造了一批善于“謀項目”、善于“招項目”、善于“建項目”、善于“管項目”的專業化干部隊伍,切實把干部資源集聚到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以干部的擔當作為和強有力的干部隊伍支撐起經濟社會發展全面領先、持續領先。
潛心耕耘結碩果,更揚云帆立潮頭。展望“十五五”,我市將樹牢項目為王理念,以更大力度謀劃項目,以更實舉措推進項目,以更優服務保障項目,不斷推動重大項目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以更高質量的項目建設在沙澧大地書寫砥礪奮進的新答卷。?
來源:漯河日報
責編: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