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 光 通訊員 田重陽
近日,我市天氣放晴后,一臺臺收割機在麥田來回穿梭。伴隨著陣陣轟鳴,摟草機、打捆機也在田間地頭輪番作業,一捆捆秸稈最終成為食用菌培養基料和飼料。馬村鄉通過招引龍頭企業,對秸稈打捆回收再利用。目前,該鄉秸稈使用率在90%以上。
舞陽縣福萊特科技產業園是馬村鄉一家生產食用菌培養基料的秸稈循環利用企業,每年綜合利用秸稈10萬噸、雞糞1萬噸,轉換生產高效生態有機復合肥4萬噸。“我們采用‘村集體+農機合作社+經紀人’的模式,通過政府引導、企業托底收儲的方式,今年計劃在全鄉收儲秸稈2萬噸,按收儲價格每噸360元至450元計算,能增加農民收入3500萬元左右。”企業負責人張中良告訴記者,通過把秸稈混合雞糞、豆粕,加工成食用菌培養基料,最終實現綠色、高效、優質的產業循環。
馬村鄉秸稈循環項目負責人張先生介紹,秸稈一部分供應周邊養殖場當飼料,一部分送到鄉秸稈綜合利用基地,還有一部分送到內蒙古、新疆等地的牧場,不僅讓企業獲利,也讓農民從中得到實惠。目前,他們還用秸稈生產可降解一次性餐具,不斷延伸秸稈循環利用產業鏈條。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