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青年鎮嚴格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方針,建好“蓄水池”、把好“程序關”、打造“教育鏈”,切實有效做好黨員發展工作,為基層黨組織持續注入“新鮮血液”。
一、提前謀劃,建好“蓄水池”。一是拓展視野建“儲備庫”。重點聚焦村民代表、致富能手、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青年干部等多領域人員,建立鄉選村培“儲備庫”,實行動態管理、定期更新。今年以來,動態儲備優秀行業人才38名,40歲以下占比90%、大專以上學歷占比62%,將進一步改善農村黨員隊伍年齡老化、部分黨員受教育程度低的問題。二是加強管理建“個人檔”。入黨申請人提交入黨申請后,按照“一人一檔”的原則,由所在黨支部負責及時建立檔案,確保發展全過程紀實并定期由鎮黨建辦聯合紀檢部門,對檔案材料逐一審核把關,確保材料真實規范齊全。
二、規范步驟,把好“程序關”。一是全過程紀實。向32個村黨支部發放《2024年上半年入黨積極分子階段資料清單》,嚴格執行發展黨員的8個步驟,明確發展程序和時間節點,確保黨員發展一步不漏、一步不錯、規范有序。二是全過程指導。針對黨支部發展黨員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集中對各村黨建專員進行業務培訓,通過“理論培訓+案例分析”的形式,全面講解入黨程序流程、政策要求等內容,重點剖析發展黨員過程中的風險點、薄弱點,提升黨員發展工作質效。2024年上半年共計審核入黨積極分子材料34份,其中35歲以下占比76%。
三、雙管齊下,延長“教育鏈”。一是加強理論學習。借助主題黨日暨入黨積極分子推薦大會,對33名入黨積極分子的黨性修養再提高,將黨的二十大報告、黨章、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等作為“必修課”,引導他們端正入黨動機,系好“第一??圩?rdquo;。二是聚焦實踐培養。探索“一線工作法”,組織入黨積極分子參與鄉村治理、矛盾糾紛調解、產業發展等重點工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助力“五星”支部創建,讓基層一線成為“練兵場”。打造“為民宗旨”的榜樣“強磁場”、凝聚“見賢思齊”的入黨“向心力”。(楊珂 冀業翔 劉青)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