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覺得‘掃黃打非’是政府的事,今天才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是參與者。特別是孩子喜歡網購圖書,以后一定仔細查看出版社信息。”4月15日,在臨潁縣新城街道“潁之有理”黨的創新理論宣講五彩大集活動現場,聽完宣講的社區居民劉女士分享著自己的收獲。這場融合了理論宣講、文藝表演、志愿服務、互動體驗的“集市”,吸引了廣大居民群眾參與,成為基層文化治理的創新實踐。
“宣講+互動”,理論知識入心。依托“潁之有理”宣講平臺,掃黃打非宣講員深入淺出地闡述掃黃打非工作對于社會風氣凈化、青少年健康成長以及文化市場規范的重要意義,鼓勵和引導廣大群眾自覺抵制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文明閱讀、綠色上網。在宣講過程中創新設置有獎問答互動環節,發放掃黃打非宣傳小禮品,讓居民群眾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加深理解和記憶,讓掃黃打非知識入腦入心,引導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到“掃黃打非”中來。
“線上+線下”,宣傳全域覆蓋。通過“線上+線下”同步發力,進行多層次、全方位宣傳。組織村居工作人員、網格員、志愿者等力量深入轄區居民小區、周邊商戶、廣場等場所,通過設置宣傳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理論宣講等多種形式開展掃黃打非宣傳活動。同時,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
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宣傳普及掃黃打非、“護苗·綠書簽行動”等相關內容,發揮網格群、微信群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的優勢,積極推送轉發,進一步提高傳播擴散量和覆蓋面,形成“掃黃打非”人人有責、全民參與的良好態勢。
“陣地+網格”,筑牢長效防線。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農家書屋等陣地互聯互動,做到平臺共利用、活動互融合,以“掃黃打非”工作推動轄區文明培育再上新臺階。同時,依托網格化管理機制,常態化開展文化經營場所排查,定期開展網格走訪,科普“掃黃打非”相關知識、收集居民意見建議,建立健全網格溝通機制,形成全民參與掃黃打非工作的長效防線,為街道的文化環境持續凈化提供堅實保障。
下一步,新城街道將繼續保持工作力度,不斷創新工作形式,提高居民對“掃黃打非”的知曉率和參與度,努力營造文明健康、積極向上、規范有序的社會環境。(通訊員:楊晴)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