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 淇)一副民工模樣,自稱在工地挖出了“古董”,售價300元。4月23日上午,在市區嫩江路,有民工模樣的人叫賣“古董”,引起市民圍觀。“古董”是真的嗎?接到群眾報料后,記者前去一探究竟。
街頭兜售的假古董。記者 楊 淇 攝
4月23日上午10點多,記者來到嫩江路東段漯河高中大門口。只見賣東西的是一名男子,頭戴黃色安全帽,一身工地工人打扮,膚色黝黑。他正在向路人兜售“古董”。
“這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時候挖出來的,也不敢給老板說。你們看看,這‘文物’值多少錢?給個價。”男子邊說邊從懷里捧出來一個碗。
碗上銹跡斑斑,還有不少泥,碗底寫著“乾隆”字樣。
“你給三百塊錢拿走妥了,千萬別給別人說,買賣文物是犯法的。”該男子向一位市民推銷。
叫賣了一陣子,見無人購買,該男子乘車離開。
隨后,記者將這事反映給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文物部門。
一名工作人員仔細看了記者拍的照片后,初步判斷這個碗是假古董。
他還提醒廣大市民,不要輕信路邊兜售“古董”“文物”的人。他們大多是喬裝打扮的,還常常編故事,目的就是讓人放松警惕,騙取購買者信任。
這名工作人員說,私自販賣古董文物是一種違法行為。無論售賣的古董是真是假,市民一經發現可以撥打110報警或者向文物部門反映。
責任編輯:黃曉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