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涵)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經常被各種噪音折磨,卻苦于沒有辦法改變,只能忍氣吞聲。比如,唱戲的、唱歌的、跳廣場舞的,為了達到一定效果,大功率音響是標配。
除了這些,還有一些商家,為了促銷,在店門口擺放個喇叭。喇叭一遍又一遍重復著宣傳店里的促銷商品,影響別人休息和工作。
其實,在解決噪音擾民的問題上,有關部門做了種種嘗試。比如,通過設立溫馨提示牌,提醒大家在唱戲、唱歌、跳舞時自覺調低音響音量;加強日常監管,及時受理群眾投訴,現場執法等。但各種做法收效不大,個別人對溫馨提示牌視而不見,對勸說充耳不聞,我行我素。
如何減少噪音?筆者認為,一是市民要提高文明意識。比如,唱歌、唱戲、跳廣場舞時,希望大家能夠換位思考,考慮時間、地點、聲音等是否對他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商家在宣傳時,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勿打擾他人。二是有關部門要強化責任,主動作為。有關部門不能因為難管就視而不見,要加大對噪音擾民的日常監管、執法及宣傳力度,為廣大市民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責編:黃曉婭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