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玲玲)自1月24日以來,召陵區燕山路社區居委會主任李艷杰一直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今年53歲的她,每天早出晚歸,以社區為家,帶領工作人員守護著轄區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居民辦業務填表前,李艷杰先對筆消毒。
“辦健康證,都需要啥證件?”“我要去杭州打工,他們包車過來接,需要社區開一份證明。”……3月2日上午,在召陵區燕山路社區居委會門口,前來辦理業務的居民絡繹不絕,李艷杰戴著口罩、身穿紅馬甲,有條不紊地接待著每一位辦事居民。
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大批人員返崗返工,為復工人員辦理相關證明、統計并上報返漯人員信息和外出人員信息等,這些成為李艷杰當前的主要工作。對于不同城市需要開具哪些證明,李艷杰早已熟記于心。
為方便前來辦事的居民,李艷杰放棄中午休息,在辦公室吃完泡面繼續值守。李艷杰每天上午7點多上班,晚上9點多下班,這樣的工作狀態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
燕山路社區共有6位工作人員,轄區內有17個小區,1.5萬多戶居民,地毯式排查轄區內武漢歸來人員信息,工作量可想而知。但是,李艷杰毫不畏懼,帶領工作人員奮戰在一線,用實際行動為居民筑起安全屏障。
病毒無情人有情,居家隔離不隔心。在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時,李艷杰一直關注轄區內的殘疾人、孤寡老人、貧困家庭,先后為22戶困難家庭送去米、方便面和火腿腸等生活物資。“我的父母都去世了,她待我像親人一樣,隔三岔五過來看我,送東西、整理屋子。”說起李艷杰,家住和諧家園的殘疾人魏先生說。
“疫情當前,我是一名黨員、一名基層社區工作者,就要沖鋒在前。”李艷杰說。
責任編輯:黃曉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