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陶小敏 記者 焦海洋)5月17日上午,在2021中國(漯河)食品機械產業技術發展大會暨中國(漯河)食品及食品智能裝備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陳堅作了題為《未來食品與食品智能制造》的報告。
陳堅從未來食品的背景講起,指出中國食品產業要發展成為高科技產業,介紹了食品產業“十四五”科技規劃、世界食品科技與產業變革、中國食品產業與科技發展狀況等。
陳堅指出,未來食品將以更健康、更安全、更營養、更美味、更高效、更持續為標簽,解決食物供給和質量、食品安全和營養、飲食方式和精神享受等問題。未來食品可能引發傳統食品工業的變革。
陳堅還指出,食品智能制造要滿足減糖、減鹽等新要求。實現制造全過程智能化,可能成為食品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生物技術可能成為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主要支撐,食品組學可能成為食品營養與健康的引領技術,植物基食品可能成為食品產業發展的主流方向。陳堅還指出,食品生產過程復雜,智能化難度大。食品裝備個性差異大,生產規模效益低。高端食品裝備國外依賴度高。產業整體智能化水平低,影響食品裝備發展。
陳堅建議,將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業態作為近期重點發展任務,做到制造能力共享、創新能力共享、服務能力共享。創新數字化設計和制造技術、感知物聯和智能控制技術。實現食品裝備從大數據分析、數字化制造、智能感知到人機交互、自行重構、智能診斷。
人物鏈接
陳堅,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食品生物技術、食品裝備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先后負責完成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省部級科技項目14項,擔任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9項成果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或國內領先水平。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教育部、江蘇省、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協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中國專利獎金獎。
責編:黃曉婭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