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姚曉曉)為提高耕地質量,實現“藏糧于地”,夯實糧食安全基礎,日前,市農業綜合開發服務中心大力實施提升耕地地力四大行動,全力服務高標準農田建設。目前,全市201.2萬畝高標準農田,耕地地力平均提高0.5個等級,耕層土壤有機質及養分指標達到一級指標,耕地質量狀況進一步改善,糧食生產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撐能力明顯提升。
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高標準農田項目過程監管、嚴把工程竣工驗收,修建農田機耕道路,提升機械化操作能力;修建高標準農田田間排水溝、機井,完善配套工程,目前已建項目均達到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
開展耕地質量監測評價。通過耕地質量監測點,分別調查項目區農業基礎設施和耕地質量情況,改造前、改造后土壤養分、重金屬含量及土壤物理化學性狀變化情況,為耕地質量等級評定奠定基礎。
開展土壤酸化治理。依托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撐,在我市耕地PH值偏低的高標準農田項目區內,集中推廣土壤酸化改良、增施有機肥、水肥一體化作業等技術,改良耕地土壤,提升PH值,項目區內糧食產量明顯高于項目區外。
推廣松土促根土壤改良技術。為解決土壤板結,增強土壤肥水滲透力,提高農作物產量,在高標準農田項目區示范推廣松土促根土壤改良技術,通過測產,增產幅度10%~30%,土壤緊實度下降28.2%,農作物根系明顯增多,小麥、番茄和西瓜分別增產17%、18%和20%。
責編:黃曉婭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