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星”支部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積極謀劃,堅持黨建引領,圍繞和美鄉村建設,按照“一村一品”發展思路,指導各村立足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主導產業、培育特色產業。鼓勵各村建立龍頭企業精準綁定專業合作社、專業合作社綁定農戶的“雙綁”利益聯結機制,帶動集體增收、群眾致富。今年,示范區規劃創建“產業興旺星”的5個村黨支部,村集體經濟均達到20萬元。
不僅如此,示范區還錨定“支部有作為、集體增收入、群眾得實惠”的目標,以村黨支部為核心抓手,大力推行“村集體+合作社+訂單農業+農戶”的特色經營模式,不斷盤活資源、用活資產、激活潛力,圍繞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做好提品質、擴規模、育龍頭、建園區、強鏈條“五篇文章”。目前,示范區通過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帶動二、三產業從業人數達到1220人,產業園區農戶參加合作社比例達到61%,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4335元,高于全區平均水平10%以上。
在此基礎上,示范區不斷加大土地保障、農業生產技術服務、貸款支持等力度,充分發揮鄉賢能人、創業青年等示范帶動作用,凝心聚力培育特色產業,打造各具特色的品牌示范村。目前,示范區各村的產業發展呈現遍地開花的良好局面:西街村的紅心火龍果種植、河涯李村的艾草種植、土城王村的干菜深加工,還有坡楊村的進口大櫻桃和草莓采摘、姬石村的萬噸級冷庫倉儲、范寨村的小辣椒種植、胡橋村的小吊瓜采摘等。其中,老應村的“柳塔湖”小米暢銷省內外、姬石村的“甜高粱”直接供應給合作酒廠……這些特色產業進一步拓寬了群眾致富路。馮艷華 張 靜 楊樂樂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