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作為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并不僅僅是一場普通的感冒。流感病毒傳染性強,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流感病毒直接侵襲人的呼吸系統,可引起病毒性肺炎、繼發細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多種威脅生命的嚴重并發癥。面對流感和納入乙類傳染病管理的新冠,如何正確看待,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我們要正確認識流感和新冠的區別。從目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特點來看,它與流感引起的癥狀極為相似,均以上呼吸道感染為主,主要表現為發燒、咽喉疼痛、乏力等癥狀,少數人會引起危重癥和下呼吸道感染。兩者引起的臨床癥狀差別不大,最為明顯的區別在于新冠的傳播力強。再加上新冠的變異性強,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新的變異株,防控難度比流感要高很多。
前段時間,雖然就診人數較多,但是從國家衛健委通報就診人員抗原或核酸陽性檢出率來看,一部分患者并未感染奧密克戎,而是由常見的冬春季呼吸系統疾病引起的。因此,我們科學評估新冠給我們帶來的損害,不僅要關注同時期新冠疫情之前的平均死亡水平,還要評估當前住院老年人流感感染和相關疾病同時期內發病水平和死亡水平。
目前,新冠已歸為乙類傳染病,這意味著我們將與其長期共存并長期斗爭。我們在冬春季節也將面臨流感和新冠雙重感染的風險。因此,在流行季到來前,我們要積極主動接種疫苗,繼續做好個人防護,共同維持來之不易的正常生活。(劉衛光)
責編:劉若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