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豫知時節·中秋丨不只今天,月亮一直是個“顯眼包”!__新聞頻道——漯河網-漯河市委、市政府唯一重點新聞門戶網

  • <i id="c9pcs"></i>

    好豫知時節·中秋丨不只今天,月亮一直是個“顯眼包”!

    來源: 時間:2025-10-07 21:43:00 點擊: 今日評論:

     

     

    2025-10-05大河網

    大河網訊 當秋風拂過桂樹,灑落細碎的金黃,一輪圓月悄然攀上夜幕,便知中秋已至。

    月亮,是中秋永恒的主角,它不僅是高懸天際的星體,更是深植于華夏文明的情感符號。

    為什么說,當我們談及月亮時,就是在談一萬種美的可能?

    今天,一起來解鎖藏在DNA里的月亮審美!

    觀月:以藝術觸摸初代天文浪漫之光

    月亮審美起初是先民對天地和諧的原始追求。月牙紋彩陶罐反映了史前先民對于四季變化、天文地理的關注,這些美麗又神秘的紋飾,就是先民對“月光”的早期記錄。

    假如月牙紋彩陶罐會說話,它也許會告訴我們6000年前的日日夜夜。透過它仿佛能窺見仰韶先民披荊斬棘、開山啟林,迎來中華文明的第一縷曙光。而現代的瞻仰者,正在用自己擅長的方式,不斷延展人們“觸摸”文明的時空。

    拜月:以神話演繹觀察自然的想象

    月亮審美衍生出神話的浪漫想象。據傳說,中秋節的起源與唐明皇賞月有關,他游月宮得聞仙樂,后衍生出中秋賞月的習俗:古人不滿足于將月亮視為冰冷天體,而是通過神話故事賦予其人文溫度,讓月亮成為“仙境的入口”。

    直至今天,我們依然把對月亮的好奇轉化為浪漫的精神寄托,延續著以神話飾自然的審美特質。

    賞月:以雅致承載花好月圓的祈愿

    月亮審美蘊含對人間溫情的珍視。清代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瓷杯,其中桂花杯是中秋團圓圓滿情懷的經典載體。杯身繪有盛開的桂花,旁題詩句“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將桂花與月亮緊密綁定,象征二者成為中秋文化的共生符號。

    從自然欣賞到珍視溫情,賞月承載的不僅是古人對花好月圓的審美追求,更暗含對家人團聚、生活圓滿的祈愿。

    詠月:以望月寄托家國天下的鄉愁

    月亮審美里是對家鄉的眷戀。鞏義杜甫故里作為詩圣的誕生地,將中秋月亮情懷與家國天下的大義深度綁定。每當中秋,杜甫故里會舉辦各式活動,月亮在此不再是單純的思鄉符號,而是連接個人鄉愁與家國關懷的紐帶。

    中秋賞月時,人們透過杜甫故里的月亮,看到的是對故鄉的眷戀,更是對家國安寧的期盼。

    頌月:以玉兔象征對生命活力的敬畏

    月亮審美贊頌著對生命力的敬畏。嵩山少室闕(東漢時期)上的“月兔搗藥”圖像,是古人借月亮贊頌生命活力的直觀體現。兔子強大的生育能力與搗藥的動作結合,成為古人期盼健康、祈求人口增長的心理投射。

    此圖像是送來平安健康的吉祥象征,恰說明月亮在此成為生命祈愿的載體,讓中秋情懷從自然審美延伸到對生命活力的敬畏與贊頌。

    思月:以安放對生命永恒的思考

    月亮審美安放著對生命永恒的思考。中秋視角下,洛陽漢墓壁畫中的月亮,跳出了日常賞月的范疇,它讓古人意識到,月亮的永恒運轉超越了個體生命的短暫,因此在中秋時節祈福未來時,月亮成為連接生死、寄托永恒的精神符號。

    壁畫折射出古人對月亮超越時空的敬畏,讓中秋月亮情懷從人間團圓擴展到對生命永恒的思考。

    這輪月亮承載的不僅是光明,更是穿越千年的文化血脈。當我們仰望同一輪明月時,便已與古今共享著這份永恒的中秋情意。(朱麗文 董蕾/文 張谷臻/海報)

    • 我市發揮主導產業優勢,強化創新引領、龍頭帶動,構建標準體系,做強冷鏈物流——融入服務大市場 食品產業 煥新升級

    • 奮楫揚帆逐浪高 ——看經開區實干爭先挺進工業經濟主戰場

    • 奮進沙澧 出彩畫卷 ——“兩高四著力”的漯河實踐

    • 沙河(白云山橋至京港澳高速橋段) 獲評2024年度省級美麗幸福河湖

    • 千機飛點亮城市夜經濟

    • 1
    • 2
    • 3
    • 4
    • 5

    最新 / 新聞

    一周 / 新聞排行



    主辦單位:中共漯河市委宣傳部 漯河市互聯網新聞中心 承辦:漯河市廣播電視臺  豫ICP備05017908 
    Copyright © 2000 - 2012 LUOH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網 版權所有

    豫公網安備 41110202000117號

    欧洲av在线欢看_人妻在线无码专区_亚洲av男人的天堂_国产最新无码不卡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