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億家馨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線。記者 王曉東 攝
火紅七月,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經開區)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42%;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區屬22家重點企業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增速27%以上,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16家,稅收超1000萬元企業12家。
作為全國排名第四十位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開區企業發展的好態勢印證著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伐。雙匯、衛龍、中糧面業等食品企業產能持續釋放,滿載貨物的大型貨車來往穿梭;統一、景田、億家馨等9家企業營業收入、稅收保持10%以上增長;銘智新能源、滋味源香精香料等項目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累計貢獻產值1.5億元;鹽津鋪子新建魔芋車間加快裝修、設備調試,建成運營后月產值預計突破2億元……
上半年,經開區工業投資、技改投資等關鍵指標均保持兩位數增長,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占全市新增總量的45%,新舊動能轉換呈現加速態勢。
一連串亮眼的數字是經開區逆勢而上、攻堅拼搏的結果——聚焦主責主業,深入實施“雙千億”戰略工程,加快“三區一高地”建設,以“拼”的勁頭、“搶”的節奏、“實”的作風抓工業、穩經濟、促增長。經開區以實實在在的發展貢獻彰顯了“為全市挑大梁”的硬核擔當。
推動工業經濟蓬勃發展
經開區是我市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名片,名企名牌匯聚,產業特色明顯,形成了以雙匯集團、太古可口可樂、美國嘉吉、中糧集團、旺旺、統一、衛龍食品、景田百歲山、鹽津鋪子、宏途食品等國內外企業為代表的食品產業集群,食品工業產值占全區工業產值的70%以上。
今年以來,經開區聚焦工業大盤,全力穩經濟促增長,推動“老樹發新芽”“新苗成大樹”,工業園區內處處洋溢著蓬勃發展的活力。
7月23日,衛龍美味三期園區智能生產線全速運轉。經過原料投放、溶脹成型、冷凍、附味、殺菌等環節后,一批批魔芋爽新品完成最后包裝工序,“走下”生產線,“奔”向各地市場。
“衛龍上半年發展核心就是產品創新。”衛龍美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企業發布了麻醬魔芋爽、小龍蝦味大面筋、麻辣牛肉味親嘴燒等新品,近期又與山姆合作上架了衛龍高纖牛肝菌魔芋新品。“這個產品巧妙地采用了云南牛肝菌與魔芋的‘神仙組合’,每份產品牛肝菌添加量≥20%(以鮮重計),搭配富含膳食纖維的魔芋,熱量約等于18千卡,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該負責人說。
從最初的每天6包面粉用量,到現在每天用量達上萬包,每天產出各類產品大大小小幾千萬包,衛龍美味堅守“讓世界人人愛上中國味”的使命,在創新發展中不斷做大做強,成為經開區的標桿企業。
與衛龍一樣,通過創新實現快速發展的還有河南宏途食品有限公司。
2020年3月,占地200畝的宏途食品漯河生產基地建立,主要生產膨化、烘焙類食品,年產能達10萬噸。
公司展示墻上,擺滿了榮譽牌匾和主要產品。“產品好吃、營養健康,消費者就會去購買。這款山藥薄片系列產品,很受年輕人的歡迎,目前在全國銷量第一。”公司對外負責人張國瑞介紹。
從創立“小餓小滿足”烘焙子品牌進軍烘焙行業,到品牌銷售額突破2億元,再到全類產品總銷售額突破6億元,宏途食品依托經開區良好的區位優勢、完善的基礎設施,不斷實現創新發展。
在食品企業創新實踐的驅動下,經開區食品產業2024年營收突破1500億元,產值占河南七分之一,成為河南省萬億級食品產業集群的重要支撐。
今年上半年,經開區強化中糧、可口可樂、宏途等43家重點骨干企業要素保障、運行調度,確保穩產滿產;關注網紅爆品企業億家馨、隆谷等企業,引導其采用新模式、新載體,開發更多名品、精品、新品,擴大生產銷售;對誠匯新材料等69家高成長性企業實行“一企一策”,精準幫扶。
推動雙匯、衛龍等百億級企業“老樹發新芽”,白家阿寬、鴻博藥業等企業“新苗成大樹”……這些發展勢頭的形成,既源于企業持續深耕產品研發與市場開拓,也離不開經開區系統性政策支撐——通過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優化審批服務、“一企一策”幫扶等常態化舉措,精準賦能企業技術升級與產能擴張。
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增動能
在經開區,一根穿越廠區的管道將嘉吉生產的糖漿直接輸送至可口可樂車間。這種“隔壁就是供應鏈”的產業協同模式已成為區域標桿,傳為美談。
依托完備的產業集群和精準的配套服務,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此形成“落地一個、帶動一串、賦能一片”的集聚效應。
中糧面業(漯河)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翟斐斐對此深有感觸:“從項目立項到投產運營,市、區兩級通過‘萬人助萬企’上門服務,幫助我們快速解決用地、建設、后期運營等方面的具體問題。”
作為產業鏈關鍵環節,該公司生產的香雪、皇家糧倉、福臨門等系列面粉,已通過訂單研發精準匹配衛龍、宏途、宏綠、開小差等本地企業需求。
這種“以商育商”的良性循環,正推動經開區招商引資邁向更高維度。今年以來,該區錨定“知名食品企業集聚區”目標,緊盯國際化發展方向,組建專班對接龍頭企業,高頻次組織專題招商推介活動,深度參與國內外重點展會,加強與跨國商會戰略合作,累計拜訪日本卡比樂、韓國希杰、意大利費列羅、韓國三養等世界500強公司和聯舌工坊、杭州松鮮鮮等國內頭部企業500余家。
深化委托招商,探索基金招商,推廣以商招商……經開區多元探索招商新模式,聯合黑蟻資本、河南匯融基金等設立食品產業基金,推動《河南現代食品科創投資基金實施方案》在今年食博會上簽約落地。今年上半年,新簽約13個億元以上項目,總投資94.8億元,數量及規模全市領先。
在項目建設上同樣是精準發力,有所為有所不為——
今年上半年,該區緊扣“兩新”“兩重”領域謀劃超長期國債、專項債等項目,高標準謀劃億元以上項目76個,總投資1110億元;新開工項目16個,完成投資123億元(占年度計劃76.8%);科學儲備“三個五百億”項目36個,總投資726億元,已全部簽約并開工。
圍繞全市重點產業鏈上發力,扎實推進衛龍綠色食品產業園、鹽津鋪子“一基地兩中心”、食品國際合作產業園和白家阿寬、韓國好烤克、正宇電器、銘智新能源等一批產業類、支撐性重點項目。
以“簽約即落地、落地即開工”為目標,深化聯審聯批、開辟綠色通道,科之信、銘智新能源、夢匯、萬昌等項目實現當季開工建設、當季投產達效。
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圍著項目轉”,統籌水電氣熱等能源調度及基礎設施建設,以全周期精細服務加速項目建設。更為關鍵的是,為確保有限資源向優質產能集中賦能,該區對項目實行清單化動態管理,對不達標的項目堅決說“不”,防止低效無效投資。
創新驅動鍛造核心優勢
面對消費趨勢的變化,傳統產業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企業怎樣以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領跑新賽道?
入駐經開區的漯河隆谷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速凍包子、米糕等高端速凍面米制品。今年上半年,企業通過精細化的分層和運營,在國內電商消費市場收獲頗豐。
“公司致力為消費者提供健康、美味、安全的食品,目前與不少頭部主播達成深度合作,其自有品牌‘自由肉肉’產品持續位居抖音包子品類前三。下一步,我們將持續開辟新渠道、拓展消費市場,預計可實現年產值20億元。”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
以隆谷食品為代表的綠色食品等新興產業鏈,為傳統食品行業轉型發展提供了新的范式。在經開區,執著創新的企業扎堆發展。
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領下,該區構建起“科技+業態+服務”三維創新體系,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為食品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以科技創新鍛造核心引擎。雙匯、衛龍、鹽津鋪子等重點企業通過研發實驗室鍛造核心技術,加大與中原食品實驗室的合作力度,在技術上、人才上實現優勢互補和產品創新。
以業態創新激活增長極。引導骨干企業積極擴產能上項目,支持利通科技、隆谷食品等企業布局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推動億家馨等一批食品企業將傳統產業與電商結合,大力培育電商平臺數字經濟新業態,實現效益倍增。
以服務創新厚植發展沃土。持續深化“萬人助萬企”活動,與企業一起學理論、用政策,在一線解難題、促發展,持續釋放“兩重”“兩新”政策效能;大力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金融創新“三新”融合,完善創新平臺梯度培育機制,發揮產業鏈協同創新優勢,培育高能級創新平臺矩陣。
既留得住存量企業,又引得進增量項目。經開區持續擦亮首批河南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金字招牌,以一流的發展環境、完備的產業生態,加快工業經濟發展。
億家馨食品項目,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該公司在泡鹵肉制品領域精耕細作,圍繞鴨掌、鴨翅、鴨翅根、雞爪、雞脖等禽類肉制品,以泡鹵為核心工藝,研發出幾十種產品,有效滿足了不同消費者在不同消費場景下的休閑肉制品需求,銷量突飛猛進,目前已成為泡鹵肉制品領域的一匹黑馬。
河南鹽津鋪子食品有限公司2019年建廠以來,聚焦食品主業持續深耕,在建設現代化生產廠房、薯片生產線和新上魔芋生產線的基礎上,又規劃了鹽津鋪子“一基地兩中心”項目,致力打造北方超大型生產基地、北方區域物流中心和產品研發中心。
在這些企業快速發展的背后,是經開區黨工委以黨建為引領打造的優質營商環境。通過大抓干部作風轉變,建立“指揮部+工作專班”機制,完善“三級分包”服務體系,持續擦亮“投資經開區”金字招牌,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了沃土良田,助力企業在這片熱土上茁壯成長。
立足新階段,激發新動能,展現新作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扛牢國家級開發區經濟‘主戰場、主陣地、主引擎’的重要使命,持續實施‘雙千億’戰略工程,加快‘三區一高地’建設;聚焦主業主責,堅定信心、乘勢而上,以奮戰三季度、確保全年紅的實效實績在現代化漯河建設中爭一流、挑大梁、作貢獻。”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劉少宏信心滿滿地說。
來源:漯河日報
責編: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