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寧)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實體經濟的沖擊,我市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優化金融綜合服務平臺,金融業在服務實體經濟中的作用日益彰顯。全市本外幣貸款余額1030.73億元,較年初增加121.49億元,增幅13.4%,在全省排第4名;全市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26.27億元,同比增長12.2%。前8個月,全市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88%,同比下降0.47個百分點;普惠口徑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43.48億元,較年初新增17.8億元,同比增長19.1%。
成立金融服務平臺。為加快推進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建設,我市成立了工作專班,建設一個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平臺充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打造基于互聯網、大數據分析的綜合性金融服務體系,著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信息不對稱、信用信息不透明和銀行信心不足等難題。
設立政府中小企業扶持基金。其中,河南國新高新技術服務產業創業投資基金已在我市篩選十余家中小企業開展盡職調查。全市已有700余家企業進入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企業庫。食品產業發展基金首批1.45億元已投資好彩頭食品有限公司、美宜家食品有限公司等6個項目,成為國內首支實質投資的食品產業基金。企業信貸周轉基金今年已為36家企業辦理3.18億元貸款周轉。
加大科技型企業支持力度。今年以來,市金融工作局建立了共有157家企業的融資需求動態監測企業庫,根據監測情況組織相關金融機構進行對接。上半年共征集需求16項,幫助匯龍液壓、世林冶金新獲批800萬元信貸額度。同時,大力推進專利抵押等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上半年共為企業辦理動產抵押登記46起,幫助企業融資175662.75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20%。
積極組織銀企對接活動。3月4日,組織銀行進開發區對接,達成貸款意向54.08億元;4月16日,組織中行服務政協委員企業活動;4月30日、5月22日、6月1日和6月3日,分別在會展中心、體育場和沙澧產業集聚區舉行金融推介活動,向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金融產品咨詢對接。7月28日,市政府與中原農險和省農信擔保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達成了一攬子“政、銀、投、擔、保”合作協議,助力我市“三農”發展和脫貧攻堅。8月19日至20日,舉辦了以“金耀沙澧,資匯漯河”為主題的2020年政、金、企對接會,共達成融資18.89億元。
責編:黃曉婭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