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學生資助工作績效評價結果發布我市蟬聯榜首
近日,河南省教育廳、國家開發銀行河南省分行聯合發布全省學生資助工作績效評價結果,我市以扎實成效蟬聯全省榜首,實現連續五年躋身第一方陣、四次斬獲全省第一名的亮眼成績。更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評價中我市實現“全域開花”——郾城區、源匯區獲評縣(區)級資助工作優秀單位,臨潁縣、召陵區、舞陽縣獲評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優秀單位,交出了一份高質量均衡發展的民生答卷。這份成績的背后,是我市以“大數據精準識別”為基、以“人性化溫情幫扶”為翼的深耕細作,更是對困難群眾“急難愁盼”的暖心回應。
2024年以來,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聯合財政、人社、農業農村、民政等部門,聚焦學生需求與困難群眾痛點,打出“精準+溫情+育人”組合拳,推動資助工作從兜底保障向成長賦能躍升。一是數據賦能,織密精準保障網。構建跨部門數據共享+四級核查機制,打通民政、農業農村等多部門數據壁壘,通過系統比對、入戶走訪、在校核驗等方式,精準鎖定原建檔立卡、低保等特殊困難學生,確保資助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同時,創新推行資助資金發放結果核查長效機制,實現資金發放全流程監管。二是溫情幫扶,撐起成長暖心傘。針對困難學生因經濟條件產生的心理壓力,創新實施“隱形資助暖心工程”,通過開設愛心窗口、實行多維免單等措施,避免標簽化;開展“手拉手結對”幫扶8567人次、心理家訪9872人次,既解決“上學難”,更化解“心理難”,讓困難學生在溫暖中成長。三是“四步”育人,點燃希望引航程。堅持資助一人、改變一家理念,通過活動育人、政策育人、過程育人、幫扶育人“四步法”,推動資助與德育深度融合。近年來,3名中職學生的勵志成長故事被教育部收錄,2名學生的事跡登上《人民日報》。
據統計,“十四五”以來,我市累計投入資助資金超5億元,惠及學生72萬人次;發放助學貸款6億元,覆蓋困難學生5萬余人次,有力緩解了因學致貧、因學返貧壓力。
來源:漯河日報
責編: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