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建設“五星”支部 服務鄉村振興
“多虧村里的勞務經紀人幫忙,我才在家門口找到了理想的工作。”8月5日,在經開區湘江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名剛辦完入職手續的村民高興地說。
這名村民口中的勞務經紀人是“90后”程婷婷。當天,她對照經開區求職就業登記表,向入職衛龍美味的勞動者講解上崗須知。
創新組建農村勞務經紀人隊伍,是市人社局在市委直屬機關工委指導下,推進“五星”支部建設,推動其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同頻共振的生動縮影。
黨旗領航
筑牢服務鄉村振興橋頭堡
“大姐,這家食品企業離家近、待遇好,您看看是否考慮一下?”今年5月,在臨潁縣返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招聘會分會場的黨員先鋒崗,聽完市人社局工作人員對多個工作崗位的詳細介紹后,求職者葛巧玲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
面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時代考題,市人社局以“五星”支部創建為總牽引,將力量精準投入就業幫扶主戰場。
市人社局成立助力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下設4個由黨員骨干領銜的工作專班,建立“周調度、月通報、季考核”機制,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見效。該局各黨支部對照2025年人社幫扶專項行動重點任務及分工清單,將“穩存量、拓增量、提質量”的12項硬指標層層分解,推動黨員主動服務,讓家門口就業的暖意直抵群眾心坎。
黨員沖鋒
鍛造攻堅克難先鋒隊
“要把‘鐵腳板’和‘大數據’結合起來,一戶都不能漏。”近日,在陰陽趙鎮大樓魏村,由市人社局黨員業務骨干組成的摸排小分隊逐戶核實脫貧家庭就業信息。
為精準掌握1.3萬戶脫貧家庭就業情況,市人社局的黨員白天深入鄉村走訪、夜晚挑燈整理數據,確保政策找人“零時差”。
在“穩存量”方面,黨員帶頭織密勞務協作網絡。推動“漯見+”系列人力資源對接活動走進鄉村,廣泛搜集、發布沿海發達地區招聘信息。2024年,落實跨省務工交通補貼234萬元,惠及5686人;在全省率先建立的農村勞務經紀人隊伍中,黨員骨干主動擔綱,推動444份合作協議落地,讓“漯河食品工”品牌熠熠生輝。
在“拓增量”方面,黨員化身惠企紓困急先鋒。組建人社政策宣講團,深入全市806家重點企業,解讀吸納脫貧人口就業補貼、穩崗擴崗社保補貼等政策。今年以來,推動落實社保費減返7000余萬元,穩定重點群體就業超1.2萬人;創新探索“零工市場+第一書記+農村勞動力”模式,黨員帶頭聯系協調,把靈活就業的橋梁架到了村民家門口。
在“提質量”方面,黨員成為技能興農領路人。推行群眾點單、機構下單、政府買單的“三單制”培訓模式。黨員帶頭對接脫貧勞動力需求。在“春風行動·就在家鄉——帶崗入戶、送技上門”活動中,組織技術能手組成服務隊,將食品加工、家政服務等實用技能送到農家院。今年上半年,職業技能培訓惠及4萬人次,通過培訓實現高質量就業的事例不勝枚舉。
機制護航
激活持續發展強引擎
為確保幫扶常態長效,市人社局將“五星”支部建設融入長效機制建設。黨員骨干牽頭對全市9700個鄉村公益性崗位進行摸排,建立“動態監測+二次安置”機制,及時安置了278名存在返貧風險人員,每人年增收超6000元。
如今,市人社局以高質量黨建激活鄉村振興“紅色引擎”,在“五星”支部建設的生動實踐中,將黨的組織優勢不斷轉化為發展動能——提升脫貧勞動力就業質量,拓寬脫貧勞動力增收之路。隨著“1+8”人力資源品牌體系日益完善,萬千鄉村勞動者的幸福之路,正在黨旗指引下越走越寬廣。
“全市機關‘五星’支部建設工作開展以來,市人社局按照市委直屬機關工委安排,不斷將組織活力注入鄉村沃土,助力繪制鄉村共同富裕圖景。”市委直屬機關工委相關負責人說。
來源:漯河日報
責編: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