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由郾城團區委主辦的“青年夜校”非遺手作課在五里廟幸福社區再續精彩。這一次的課程聚焦扎染技藝,以指尖巧思延續千年傳承,用藍白暈染勾勒青春底色,這場藏著東方美學的手作之約,在暮色漸濃的夜晚,給奔波了一天的青年們送上一份治愈的“精神禮物”。
經驗豐富的老師先是細致講解了扎染的歷史淵源、基本手法和染色技巧,又親手示范了捆扎、浸泡、晾曬等具體步驟??粗蠋熣故镜哪切е鸭y、蝴蝶紋的成品,大家眼中滿是期待。
實操環節格外熱鬧,青年朋友們圍坐一起,有人研究著獨特的捆扎方式,有人和身旁伙伴交流著配色想法,還有人對著自己染出的意外花紋驚喜大笑。原本陌生的面孔,在共同創作的過程中漸漸熟絡,教室里的歡笑聲比染料的氣息更讓人愉悅。
一個小時的手作時光里,每個由大家親手完成的扎染作品都成了獨一無二的“青春限定款”——有的染出了像雨后天空的漸變藍,有的布面上藏著細碎的白花點,還有人特意在角落留了塊未染色的白,像給作品蓋了個“專屬印章”。課程結束時,青年們舉著自己的扎染方巾和發圈合影,臉上的笑意比藍染的色澤更鮮亮。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