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局主動作為,強化問題導向,精準施策整改,著力構建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力促《漯河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有序實施,并取得了較好的實效。”2025年8月6日,漯河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漯河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以下簡稱)于2018年1月1日起實施以來,該局在嚴格行政執法、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等方面持續發力,全面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扎實有效做好《條例》貫徹實施,助推為人民群眾創造宜居、美麗、韌性、文明的現代化人民城市。
城管隊員深入社區開展《條例》宣傳
強化“全鏈條”普法,增強法治觀念。創新宣傳教育載體和方式,不斷增強全社會守法用法意識,形成全民參與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圍。通過集中整治、主題活動、網絡宣傳等形式,高頻次、全方位宣貫《條例》。推動普法宣傳與網格化管理深度融合,發揚“鐵腳板”精神,逐戶走訪商戶“上門送法、精準普法”,以“增強普法”促“減少違法”。創新形式,利用街頭游園、城市公舍、環衛驛站等場所打造法治文化陣地。開展“城管進社區、進校園”、“資源再利用、垃圾分類體驗行”等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學生擔任“城管體驗官”,提升市民理解與支持度。
智慧指揮平臺開展日常巡檢調度
強化要素投入保障,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科學編制園林綠地、環衛設施、停車設施、戶外廣告設置等專項規劃。建立健全市容環境衛生多元化投入機制,組織實施供熱、園林、市政等基礎設施類工程項目,2025年計劃新建供熱管網10公里,新建熱交換站20座,新增供熱面積300萬平方米以上;已建成43個公園游園、56個口袋公園,年底前將完成100個口袋公園的建設,提升改造綠化面積16.3公頃;制定《城市排水防澇復盤應急提升項目臺賬》,明確2024—2026年間建設完成46個城市防汛應急提升項目,不斷完善城市功能。
依《條例》等法律法規開展違規圍擋拆除
強化“規范化”執法,提升隊伍形象。 針對《條例》貫徹落實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構建“平臺+網格+快反+融合+鐵腳板”工作架構,促進執法管理工作提質增效。創新建設了全省領先的城管執法智慧調度系統,實行“非接觸性”執法模式,極大提高了處置效能。依托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的“一網統管”,100名數字化信息采集員不間斷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平臺派發有關單位解決。向各網格和路段執勤人員發放簡易處罰手持終端“城管通”, 執勤人員5分鐘內接受案件、20分鐘內到達現場、1個小時內反饋結案,形成“發現、派件、響應、處置、反饋”的“521”全流程閉環。
依《條例》等法律法規開展違法建設拆除
強化“精細化”治理,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優化執法管理方式方法,用“繡花”功夫推進精細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服務水平。針對車輛停放難題,堅持“擴容+嚴管+服務”三管齊下,新增泊位3000個,建成高標準停車場2個,推動90個停車場2.1萬個泊位接入“漯暢停”平臺;針對違停治理難題,采取“10分鐘溫馨提示”“首違不罰”柔性執法。既充分利用智慧調度平臺的智慧巡檢功能,又繼續發揮管理執法人員鐵腳板的工作作風,形成線下人工巡查+線上精準調度的工作閉環和工作流程。
建成后的牡丹園等游園持續提升城市綠化面積
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貫徹《條例》的主要職能部門,下一步,將繼續以現代化“三城”建設為引領,按照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的五個“轉變”、五個“更加注重”的要求,大力推動城市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品質提升、綠色轉型、治理增效,努力走出一條漯河特色的城市現代化新路子。(王?。?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