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ICU的門鈴"叮咚叮咚"急促地響起,宛如生命的警鐘,不斷催促著人們與時間賽跑。隨著一陣腳步聲和平車推入的聲音,一個面色蠟黃、生命垂危的患者被送到了值班醫生邢可可的面前。
“這是一個休克合并肝衰竭的病人,保肝、補液等治療手段都已嘗試過,但效果不佳……”內一科主治醫師柴艷萍急切地匯報著病情。邢可可迅速進行查體,患者的皮膚與鞏膜呈現出深重的黃色,血壓低,心率快,上肢皮膚出現瘀斑,盡管意識尚清醒,但精神狀態極差,全身乏力,神情沮喪。
邢可可果斷地決定給予中心靜脈穿刺,快速補液、抗休克等治療措施,同時緊急聯系科主任王鮮穎匯報病例。經過綜合分析,診斷為感染性休克,肝衰竭合并有其它臟器功能不全,立即安排了床旁超聲檢查,留取腹腔積液和血標本進行培養,開始了抗感染性休克和保肝的規范化治療。
在ICU血液凈化組郭書霞、蔡夢航、許慧、谷金池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經歷了數次血漿置換和“人工肝”治療。僅僅六天,患者的皮膚與鞏膜顏色逐漸恢復正常,肝功能明顯增強,精神、睡眠和食欲也逐漸好轉。
當患者從ICU轉出時,他連聲感謝醫護人員:“謝謝你們的辛勤付出,是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的機會。今后我一定會更加珍惜自己的身體,關注自身健康。”這句話仿佛是對所有醫護人員最好的回饋,也是對醫護人員無私奉獻的最好肯定。(盧 闖 胡胺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