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續開展產銷、產融、用工等“六項對接”
著力抓調度、強信心。精細精準開展經濟運行監測調度。加強統計指標與先行指標統籌分析,密切關注邊際變化,增強經濟調度的預見性、精準性、針對性。突出重點做好企業紓困幫扶。常態化開展企業大走訪活動,持續開展產銷、產融、用工等“六項對接”,指導企業挖掘四季度增長潛力,切實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持續加力推動存量政策落地見效。全面落實國家和我省已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及時開展政策評估和跟蹤問效,對各方面反映較好的進一步加大實施力度,對落地較慢的及時打通堵點卡點。
實施“一項目一清單一臺賬”管理
著力抓存量、挖潛力。加快政策性資金項目建設進度。緊抓快干“兩重”、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債、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項目,進一步優化簡化資金撥付流程和直達機制,最大限度發揮政策性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推動在建項目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實施“一項目一清單一臺賬”管理,加強每周調度、掛圖作戰、督辦提醒,在建項目保進度、已審項目促開工、儲備項目抓前期,力爭盡快開工建設、掀起施工高潮。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常態化向民間資本公開推介重大項目,進一步擴大投貸聯動試點范圍,扎實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常態化申報推薦。
搶抓重要消費節點開展促消費活動
著力抓消費、拓市場。縱深推進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全面完成150項年度重點任務、10個重點攻堅事項,推動“掃碼入企”省域全覆蓋等盡快形成一批標志性成果,加快建設數據平臺和運行監測指標體系,深入推進鄭州國家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著力培育發展消費型產業。搶抓“雙11”、元旦等重要消費節點開展促消費活動,持續挖掘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潛力,在文旅、養老、托育、體育、健康等領域培育一批新的消費熱點和引領型企業。積極拓展外貿增長新空間。對重點外貿企業實施“一企一策”精準幫扶,深入實施“千企百展”拓市場行動,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加快推進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
著力抓產業、增后勁。加快產業轉型。深入推進鋼鐵、煤炭、有色、食品加工等10個傳統產業提質升級,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加快推進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促進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全面落實加快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深入實施服務業新供給培育工程,深化兩業融合試點探索。更好發揮產業園區主戰場作用。出臺產業園區改革創新發展實施意見,遴選推出一批產業園區集群地標,進一步加大產業招商力度,推動主導產業持續延鏈補鏈強鏈。
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著力抓民生、保安全。穩住就業基本盤。多渠道拓展大學生、農業轉移人口等重點群體就業崗位,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村級協理員、萬名大學生入企就業促進計劃。扎實辦好民生實事。深入開展城市更新重點工程三年行動,在“一老一小”、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提前部署保障群眾溫暖過冬工作。實施大氣污染治理提質增效行動。全面落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和污染防治重點省轄市片區會部署,突出抓好秋冬季污染源管控,進一步提高治理管控措施的針對性、精準性、有效性。同時,扎實做好小麥冬季管理、基層“三保”、地方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安全生產、能源電力度冬安全保供等工作,堅決兜牢安全穩定底線。
高質量編制省“十五五”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
著力抓謀劃、搶開局。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高質量編制省“十五五”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積極爭取河南更多事項納入國家“大盤子”。同時,密切跟蹤國家宏觀政策動向,前瞻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研究謀劃,提前做好明年一季度“開門紅”政策儲備和重大項目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