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楊曉東胡舒彤郭北晨
“兵對兵來將對將,鳴岐包打李文相……”這首關于李鳴岐的歌謠至今仍廣為流傳。
李鳴岐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確山縣,1923年考入位于開封的省立第一師范。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后,他積極投身學校的反帝愛國運動,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秋,經省立第一師范黨組織推薦,他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
北伐戰爭時期,李鳴岐被黨組織派回河南領導革命運動。大革命失敗后,李鳴岐受黨組織委派,回到確山宣傳“八七”會議精神,并組織武裝起義,建立工農革命政權。1927年4月下旬確山臨時治安委員會成立,隨后成立縣治安總隊,李鳴岐任總隊長。確山劉店秋收起義勝利后,李鳴岐擔任農民革命軍黨代表、確山縣農民代表大會主席。
1928年1月,李鳴岐任豫南革命委員會宣傳部長和財政部長、豫南工農革命軍黨代表。1月下旬,在中共河南省第三次代表大會上,他被選為河南出席中共六大的五名代表之一,不久任中共駐馬店市委書記、中共河南省委委員。5月他前往莫斯科參加中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并在6月25日的全體會上作了發言。
1928年冬,李鳴岐被捕入獄。“在獄中,他用編寫并傳唱革命歌曲的方式,與敵人進行斗爭,播撒革命火種,表現出共產黨人堅強的革命意志和高度的樂觀主義精神。”確山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羅平均在講述李鳴岐的光輝事跡時,難掩內心的激動。
1929年夏,李鳴岐被黨組織營救出獄,任團省委常委兼秘書長。1931年2月,由于叛徒出賣,他再次被捕入獄。在敵人的嚴刑拷打面前,他大義凜然,堅貞不屈。5月9日,李鳴岐被敵人槍殺于開封北門外刑場,年僅2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