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總投資超百億的傳統化工項目,在添“新”變“綠”后,能給當地帶來多大的“生金效應”?
4月12日,記者走進金大地聯堿綠色轉型產業園,只見4000多畝的園區內管道林立、機器轟鳴,偌大的化工企業只聞機器聲、不見人奔忙。
在金大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金大地化工)3000平方米的集控中心,30多名工作人員在近兩百臺電腦前來回穿梭,輕擊鍵盤的聲音不時傳來。
“這臺電腦是控制園區管道閥門流量的。”一名工作人員在電腦前向記者演示起來。隨著他輕點鼠標,攝像頭傳輸的畫面里顯示,車間對應的管道閥門流量逐漸增大。
科創出效益。集控中心成立后,金大地化工原來純堿年生產量30萬噸,需要1800名工人,現在純堿年生產量達到了500萬噸,工人反而比以前減少了300多人。“除了減員增效,新平臺還幫助企業建立了大數據采集統計系統,我們可以適時跟蹤生產工藝數據信息,出現異常情況能及時追溯,真正實現了智能化。”公司相關負責人張華春告訴記者。
這個化工園區匯集了多個“高精尖”設備,聯堿裝置采用金山集團自主研發的國內領先的制堿、結晶系統,合成氨設備采用國際最先進的瑞士卡薩利合成系統、德國西門子循環壓縮機。
2021年,金大地化工積極響應漯河市提高重大項目“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的要求,關停并拆除二期合成氨生產線,全面實施裝備升級換代,新上馬項目全部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和工藝。提檔升級后,企業每噸合成氨成本下降600多元。同時,項目1000千瓦以上的電機全部采用汽輪機替代,電耗下降80%;氣化裝置采用清華大學等單位研發的3.0晉華爐,碳轉化率由原來的78%提高到98%。
近兩年,金大地化工與中原食品實驗室聯合開展科研攻關,還組建了100多人的研發中心,借助科研合作平臺,不斷攻克各項技術難關。
據介紹,金大地聯堿綠色轉型產業園項目滿負荷生產后,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30億元,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純堿、氯化銨、小蘇打生產基地。2023年,金大地化工產值達137億元,是2005年產值的30多倍。
2023年3月,舞陽縣圍繞金大地化工謀劃了涵蓋鹵水等氟硅新材料終端產品的千億級全產業鏈集群,填補了我省第四代新型環保綠色制冷劑、含氟新材料、含氟精細化學品、含氯新材料、有機硅新材料等方面的空白,在氟硅新材料領域實現換道領跑。
一巢引得百鳳來。舞陽縣依托金大地化工逐“新”向“綠”,聚焦高端引育配套企業,大力發展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下游產品,加快形成上下協同、一體發展的產業集群。如今,該縣總投資50億元的恒康原料藥和總投資103億元的鹽化工創新升級項目正在加快建設。
金大地化工旁邊,年產6000噸原料藥的恒康藥業廠房正在裝修。“金大地化工的熱力管網直接鋪設到公司,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該企業相關負責人張建偉告訴記者,該項目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80億元。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