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響“三秋”保衛戰
9月下旬以來,地處黃淮海糧食主產區的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遭遇持續陰雨天氣,給秋糧收獲、晾曬帶來嚴峻挑戰。一場與時間賽跑、與雨水抗爭的奪糧戰在當地打響。
針對濕軟地塊收割機下地難的問題,臨潁縣緊急成立22個秋收機械服務隊,調度110余臺履帶式收割機,對本地14家大型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社的機械進行割臺改裝適配,組建農機應急服務隊分片作業。對機械無法抵達的區域,動員人工搶收減損。
如何確保玉米及時烘干、不發生霉變?王崗鎮政府整合全鎮烘干資源,開放21個糧食烘干中心,日處理能力達2200噸。對五保戶、監測戶實行“優先烘干、免費服務”。該鎮承差橋村新建的30間電子烤房投入使用后,周邊5個村的玉米烘干周期縮短40%。
臨潁縣農業農村部門與氣象部門建立會商機制,實時發布降雨間歇預警,明確先熟先收、有澇先收、易損先收的搶收原則,引導農戶錯峰作業。同時,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指導農戶落實抗濕搶收和后期田管措施。
惡劣天氣下,特殊群體的秋糧誰來保障?臨潁縣集中開展“黨員聯戶助秋收”行動。在王崗鎮,237名黨員干部幫助當地486戶困難群眾搶收搶烘搶曬。“目前全鎮黨員干部累計幫助群眾解決各類問題320余個,帶動群眾搶收秋糧4萬余畝。”王崗鎮黨委書記羅小軍說。
目前,臨潁縣30萬畝玉米全部收獲完畢。針對受連陰雨天氣影響大豆成熟較晚的情況,當地農業農村部門組織開展疏通溝渠,及時排除田間積水,最大限度降低漬害影響。
《經濟日報》10月21日3版
來源:漯河日報
責編: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