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摸排民生“小賬本” 匯聚發展“大數據”——漯河市淞江街道辦事處扎實推進202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工作
晚秋的陽光灑滿街巷,淞江街道王堂社區雍景灣小區內暖意融融。居民王女士家的門鈴準時響起,佩戴統一證件、手持平板電腦的普查員劉偉面帶微笑上前:“您好!我們是淞江街道1%人口抽樣調查普查員,今天上門是想了解您家的基本情況,麻煩您配合一下。”
“早就知道要做人口調查了,社區微信群、公告欄都通知好幾遍了,你們辛苦啦!”王女士熱情地將普查員迎進門??蛷d里,劉偉熟練登錄電子化采集系統,在輕松的交流中逐項詢問:“請問您家實際居住幾口人?住房建筑面積是多少?”“家庭成員中是否有取得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的情況?”“家中擁有非營運汽車的數量是多少?”王女士仔細回憶、逐一作答,劉偉則快速核對信息、實時錄入,短短20分鐘便完成了一戶家庭的調查登記。
“這些看似日常的問題,背后都關聯著民生政策的制定。”劉偉在錄入數據間隙介紹到,“比如掌握居民受教育程度,能為街道優化轄區學校布局、增設教育配套提供依據;了解養老需求,可推動社區養老服務站升級改造,讓老年人生活更便利。”
自202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工作啟動以來,淞江街道高度重視,迅速成立以黨工委書記為組長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篩選18余名責任心強、溝通能力突出的工作人員組成普查隊伍,開展業務培訓,明確調查流程、數據采集標準及信息安全要求。針對轄區居民作息特點,普查員們主動放棄休息時間,利用清晨、傍晚及周末等“黃金時段”登門入戶,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不錯一項”。
據街道統計辦負責人介紹,本次調查覆蓋轄區12個抽樣小區、涉及480戶,重點監測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分布及居住環境等核心指標。“這些鮮活的數據就像街道發展的‘CT掃描報告’,能清晰反映轄區人口發展新趨勢。”該負責人表示,調查采用全流程電子化采集模式,數據實時上傳國家統計局數據庫,既保障了信息安全,又提升了數據質量。
人口數據是治國安邦的重要基礎,也是街道精準服務民生、科學謀劃發展的關鍵依據。此次1%人口抽樣調查所收集的“家庭小賬本”,將逐步匯聚成街道發展的“民生大數據”,為優化轄區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資源配置,制定符合居民需求的民生政策,推動街道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助力描繪更溫暖、更宜居的民生新畫卷。(張玉柱 王照虎)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