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張叔、李嬸,嘗嘗這甜蛋糕!”11月6日中午,龍城鎮仲李村愛心食堂里暖意融融,支部書記李廣耀與義工一同切開香甜的生日蛋糕,三十余名老人圍坐在一起,共同為兩位八十歲壽星送上祝福。這場充滿溫情的集體生日會,不僅是愛心食堂日常服務的縮影,更見證著龍城鎮從解決老人“一餐飯”的基本需求,到傳遞“一片情”的人文關懷,以愛心食堂為紐帶,引領孝老敬親新風尚的生動蛻變。
仲李村愛心食堂的集體生日會早已成為每月的固定節目,但此次卻因兩位老人的特殊心愿更顯溫情。兩位八旬老人特意叮囑子女,要將自己的八十歲壽宴辦在愛心食堂。一向節儉的老人,執意讓兒女們訂制生日蛋糕,激動地說:“我每月在食堂都能沾著老伙計們的喜氣吃蛋糕,這次輪到我了,也得請大家熱鬧熱鬧!”兒女們全力支持老人的心愿,兒媳婦胡曉娜不僅精心準備了生日蛋糕,還特意帶來二十斤豬肉和十斤雞蛋,親自到食堂幫忙洗菜、做飯、打飯。“我們夫妻倆常年打小工,起早貪黑忙著掙錢,以前總擔心老人吃飯不及時、營養跟不上?,F在有了愛心食堂,老人一日三餐吃得如意又舒心,我們在外干活也踏實多了!”胡曉娜的話語道出了眾多子女的心聲,這背后既有對食堂貼心服務的認可,更有對這份“舌尖上的關愛”傳遞出的真情暖意的感激。
自推進愛心食堂建設以來,龍城鎮始終錨定“解決一餐飯,溫暖一顆心”的初心,堅持“政府引導、村委主導、社會參與、群眾自愿”的原則,將其作為破解農村養老“吃飯難”、搭建情感聯結橋梁的重要抓手。這一碗碗熱飯、一道道家常菜,承載的不僅是果腹的滿足,更是對老年人生活品質的牽掛,讓“一餐飯”成為傳遞溫情的載體。
以往農村辦壽宴、慶佳節,不少家庭存在鋪張浪費、攀比跟風的現象。如今,像仲李村這樣,越來越多的老人選擇在愛心食堂過集體生日,不擺闊氣、不搞排場,用簡單溫馨的方式傳遞喜悅。這種簡約而不簡單的慶祝形式,既減輕了子女的經濟負擔,又讓老人們在鄰里相伴中感受溫暖,讓節儉養德、孝老愛親的理念深植人心。與此同時,愛心食堂更成為凝聚鄉情、踐行孝老敬親的情感平臺,讓“一片情”在互動中不斷升溫。許多子女主動為食堂捐贈食材、出資出力,或利用閑暇時間到食堂當義工,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從“一餐飯”的民生保障,到“一片情”的人文關懷,龍城鎮愛心食堂正以小切口做好大文章。這里的每一頓飯菜都飽含溫度,每一次相聚都傳遞真情,不僅破解了農村養老的現實難題,更引領著移風易俗的文明新風。下一步,龍城鎮將繼續優化愛心食堂服務模式,擴大覆蓋范圍,完善配套設施,讓這碗“暖心飯”越做越香,讓這份“不了情”持續傳遞,讓孝老敬親的新風尚在龍城大地上落地生根、生生不息。(凌珂 )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