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沒有跑 三天證辦好
(記者 王艷東)“僅用三天時間證就辦好了,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10月22日,在郾城區先進制造業開發區小微企業孵化園內的河南三支梅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支梅公司),該公司負責人溫雙喜激動地對記者說,原本需要十幾個工作日才能辦成的食品生產許可證,在他們提交申請后僅用三天時間就辦好了,生動詮釋了漯河的辦事速度。
三支梅公司是郾城區新引進的重點食品企業。前段時間,企業在申請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時陷入多重困境:企業對食品生產相關法規標準理解不透徹,申報材料反復修改仍未達標,生產車間現場布局與流程設計也存在諸多問題。更關鍵的是,企業急于投產搶占市場先機,時間節點十分緊迫。這讓企業負責人一籌莫展。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與郾城區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管委會了解情況后,迅速啟動聯動助企機制,抽調業務骨干進駐企業,變“企業跑窗口”為“服務送上門”。
10月10日,市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協調科科長查中生帶領核查組走進企業車間,現場“把脈”。“企業申報的茶葉、炒貨、蔬菜制品等八個類別,涉及多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我們必須依法依規快速開展工作,幫助企業解決難題。”查中生說。
核查員們逐頁審核材料,細致解讀審查標準,還結合企業實際向企業提出了優化車間布局與生產流程的意見和建議,加班加點連續奮戰,于10月12日晚9點完成審核。10月14日,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便將食品生產許可證送到企業。
“一次腿都沒跑就拿到了證,有了‘身份證’,我們就能穩健地推進投產計劃。”溫雙喜對記者說,“高效服務為我們節省了大量時間,這幾天就要試生產了。一切正常后,我們一定開足馬力,為漯河食品香飄四海添彩。”
這種“審核+送證”一站式服務,是我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縮影。“十四五”以來,我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一網通辦”“證照分離”,審批時限壓縮超70%。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打通政務服務堵點;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通過大數據精準推送政策紅利;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建立企業訴求快速響應機制。同時,創新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打造“互聯網+監管”平臺,實現監管既“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五年來,全市累計新增市場主體突破15萬戶,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來源:漯河日報
責編: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