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一戶一表 省心沒煩惱
10月28日,市區五一路糧油交易市場西樓樓下,幾個小板凳圍出一方熱鬧天地——源匯區順河街街道五一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愛紅與幾名居民正在召開網格內議事會。
一說起水電改造后的使用情況,居民們的話匣子就打開了。
“紅軍,現在一戶一表了,你這個收費員可是徹底‘失業’了!”一名居民說。坐在角落的李紅軍,被這句調侃逗得笑出了聲。
這句話讓李紅軍想起了過去讓他頭疼的日子——作為樓棟里負責收水電費的熱心人,他每月都得拿著紙和筆抄分表,再和總表核對數字,計算各戶水電費用。
“以前是大表套小表,每個月核算都得折騰好幾天。”李紅軍擺了擺手,“去年夏天,樓道水管崩裂,漏了好幾百噸水,最后分攤費用時,不少居民有意見,我夾在中間兩頭難。”
一旁的趙大娘接過話茬:“可不是嘛!以前用水,高峰期水流小得很?,F在好了,水龍頭里的水嘩嘩流,清亮得很,喝著也放心。”
王大爺補充道:“電費也省心了,自己用多少交多少,再也不用為分攤的事扯皮,比之前方便多了。”
記者了解到,這棟住宅樓建于1994年,水電費問題是居民們的“心頭病”。老化的電線、水管藏著安全隱患不說,因未分表到戶,分攤矛盾讓居民們苦惱不已。此前曾有人提議改造,但因部分業主聯系不上,達不到全體業主一致同意的條件,無法進行改造。
今年8月15日,李紅軍收水費時發現總表數比往常多了500多噸,聯系水廠抄表員檢測后,才知道是樓內總表處水管崩裂。管道維修期間,整棟樓停水。
“居民們找到社居委,說啥也得把水電改造的事落實了。”李愛紅回憶道。
隨后,李愛紅帶著網格長和居民代表多次跑到水廠協調:“我們跟水廠負責人反復說老樓居民們的難處,尤其是收費困境,以及老人用水的安全隱患,終于爭取到了支持。”水廠不僅減免了500多噸水的費用,還給出了解決方案——由在家業主為未在家業主提供擔保,打破了“無法實現全體業主同意”的僵局。
李紅軍笑著說:“現在不用再跑著抄表、收費了。我覺得自己‘失業’挺好,因為大家的日子更省心了。”
來源:漯河日報
責編:翟柯